第十六章 明月照鐵面

高長恭是高澄第四個兒子,生卒年不詳,從排行推算,時年不會超過25歲。他之所以在古今擁有眾多粉絲,穿越文不斷,既非武功絕世,亦非謀略出眾,而是他女性化的容顏。《北齊書》、《北史》並載“(高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墓志》贊嘆:“風調開爽,器彩韶澈,若彼高鴻,摩天霄而遠翥。”故而唐代小說將高長恭描繪為“美婦人”。倘若僅僅貌美如花,亦不過歷史長河中一朵浪花而已,高長恭的美麗綻放於千軍萬馬之中,鐵甲寒刀之際。

美麗與女人相伴。戰爭殘酷,刀劍無情,戰場是男人們競技的舞台,原本與美麗無緣,高長恭改變了它。

蘭陵王入陣曲

北齊與北周邙山大會戰,高長恭領中軍,率五百鐵甲騎兵沖下邙山馬踏周營,一直殺到洛陽城下,身後周兵周將潮水般蜂擁而至,攻擊高長恭的騎兵隊。北齊騎兵向城中求援,洛陽城頭的北齊守兵不知發生什麽事兒,眼見城下殺得昏天黑地,不敢出城支援,害怕中了周軍的奸計。

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騎兵均是甲騎具裝,人馬披甲。我們經常看中世紀十字軍的電影,十字軍騎士都是甲騎具裝。有人會問,我們的古裝片怎麽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為很少拍南北朝的電影,有那麽幾塊片子也是戲說,不是大片,不可能拍出那個時代的特征。重甲騎兵從慕容燕國開始,到了唐朝,輕騎兵成為主角,唐、宋、蒙古均存在重甲騎兵,但非主要兵種。

甲騎具裝的頭盔配有鐵面,整個臉遮起來,只露出兩只眼睛,城頭的北齊將士無法識辨敵我。於是,高長恭摘去頭盔鐵面。鐵面卸去的一瞬間即是永恒。對於洛陽城中備受煎熬、苦苦支撐一個多月的將士們來說,鐵面背後的美麗容顏挽救他們的生命,驚艷、希望、生存、勝利都在這一瞬間。

如果這是一張粗獷豪邁的臉,那就不值一提啦,因為將士們看慣了。但是,那是一張美麗的容顏,而且是尊貴的皇子。皇子來救他的士兵了,高長恭的美麗在將士們心中增大十倍、百倍、千倍。

城上北齊軍士氣大振,從城頭用繩索送下弓弩手,萬箭齊射,擋住周軍兇猛反撲,高長恭率騎士們再次沖入敵陣。圍城周軍大敗,狂退三十裏,丟棄的軍用物資彌漫川澤。

高長恭的入城式非常特別。鮮卑人喜好歌舞,行軍打仗有專門的軍樂隊,奏鼓角橫吹曲。洛陽將士們即興為蘭陵王譜寫了一首歌謠,即著名的《蘭陵王入陣曲》。城中將士效仿高長恭指揮若定,揮舞長矛擊殺敵軍及卸鐵面瞬間,紛紛摘去頭盔鐵面載歌載舞。

邙山之戰為高長恭贏得北齊將士們的人心,也激發後代藝術家的靈感。唐代開始流傳美麗的高長恭認為自己貌美不足以恐嚇敵人,每戰必戴猙獰面具,百戰百勝,並且被載入《舊唐書·音樂志》。唐朝音樂人每次錄入《蘭陵王入陣曲》時必定注釋上這一段傳奇,蘭陵王的面具名聞天下,直到今天。

然而這一段傳奇也為高長恭悲傷的命運埋下伏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北齊王朝內鬥刺刀見紅,皇族們處於激流漩渦和風口浪尖,縱觀古今中外歷史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君位傳承如北齊這般復雜,不算繼位不到一年即被趕下皇位的高殷,北齊前三任皇帝均由兄終弟及而來,第四位皇帝卻是嫡長子繼承制。這就等於告訴大家,只要是皇子均有做皇帝的可能,也有做皇帝的理論支持。因此,太上皇帝高湛和後主高緯那雙眼睛時刻警惕著皇族們微小的異動,哪怕一絲風吹草動。

高氏北齊的皇子是那麽得多,高歡十五個兒子中長子高澄、八子高淯、十一子高湜、十五子高洽死得早;次子高洋、六子高演和九子高湛做了皇帝;三子高浚、七子高渙被高洋害死;四子高淹疑似被高湛毒殺;五子高浟被人挾持謀反不從遇害。除去此十一人,尚存四人。此四人中,十二子高濟也是婁昭君所生,他說過一句話:“皇帝位子排下去就輪到我啦。”十四子高潤曾經登上曹丕的受禪台南望嘆息,其中自有深意。

除此之外,高澄有六個兒子,高洋有五個兒子,高演有七個兒子,高湛有十三個兒子,這些都是正宗皇子。

高澄的三子高孝琬遇害前的話頗具代表性,高孝琬有個不受寵的妾誣告老公謀反,這個女人很毒的,很有心計,不正面說老公謀反,說老公有一天畫了一幅武成帝高湛的像哭泣。高湛一聽火了,他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像,而是高澄的像,因為他和高澄長得最相似。

哭你死去的爹幹嘛,傷心你爹未能做皇帝吧?是不是你小子想做呀!高湛命人鞭打高孝琬,打得高孝琬直叫“阿叔”。高湛怒道:“誰是你叔,你敢叫我叔叔!”高湛非常敏感,不呼陛下叫叔叔什麽意思?按照中原王朝的傳統,除了嫡皇子,哪有叔叔做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