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孝文皇帝

孝文帝是我們唯一一位多少有點熟悉的南北朝君主,因為小學歷史教科書記載過一段難得的南北朝故事“孝文漢化”。孝文帝是鮮卑人,卻是鮮卑的千古罪人,漢人的民族英雄,中國歷史真正的儒家皇帝。如果放到世界史中,他是當之無愧的大帝。

孝文帝之所以稱之為大帝,因為他親手毀滅自己的民族,又因為他再造了一個漢民族。他用特立獨行的方式告訴所有的人,文明沖突到底應該如何解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完全可以品評此人。我們如果想知道歷史上的匈奴人、鮮卑人、羯人和氐人到哪裏去了?問一問這位年輕的皇帝吧!

不幸的童年

孝文帝出身皇家,卻身世悲涼。他的本名叫拓跋宏,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母親李氏是漢人。北魏皇朝有個殘忍的規矩,叫做“子貴母死”,就是說兒子做太子,母親要被賜死。拓跋宏3歲立為太子,母親依舊例賜死。兩年後,獻文帝禪讓帝位,做起太上皇帝。5歲的拓跋宏君臨天下。又過了五年,馮太後毒殺拓跋弘,太上皇帝暴崩於“鹿野浮屠”,10歲的拓跋宏父母雙亡成為孤兒。

同一時代的南朝,有個比他大4歲的小皇帝劉昱,拓跋宏比劉昱早一年做皇帝。與頑劣成性的劉昱不同,拓跋宏從小表現出仁愛之心,有著做皇帝的天賦。4歲那年,獻文帝患上惡性膿瘡,小拓跋宏親自給父親吮出膿汁。禦醫和宮廷人員驚呆了,若換成大人,人們必定不懷好意地私議此人別有用心,厚黑無恥,拍馬屁。對於4歲的小孩,大家只能一致用贊賞驚嘆的言語來表達尊敬之意。

受禪那天,拓跋宏流淚痛哭,悲泣不能自勝。獻文帝問他為什麽哭,小皇帝說:“代替父親,心中痛切。”滿朝文武大臣睜大眼睛,無法相信這樣的話竟然出自一個5歲孩童之口。

通過兩件小事,小皇帝征服宮廷內外的人心,贏得人們交口贊譽。人世間不乏神童,拓跋宏實屬政治神童。他從小勤奮,雅好讀書,手不釋卷,用孜孜不倦的求治之心告訴天下人,他是一個好皇帝,一個真心為民的好皇帝。

小皇帝成長於激烈動蕩的時代,南北割據、文化爭鋒。北魏國漢人豪強和鮮卑貴族爭權奪利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息。文明沖突引發宮廷矛盾,這段時期宮廷鬥爭的慘烈是北魏建國以來所沒有的。拓跋宏政治上的每一次變化預示著一個新陰謀的開始,一個舊陰謀的結束。

3歲立為皇太子,那是因為北魏馮太後要殺死拓跋宏親生母親李夫人,以祖母身份撫養皇孫,從而排除生母掌權的可能。5歲接受禪位,那是因為父皇獻文帝拓跋弘意圖駕空馮太後,從而達到作為太上皇帝幕後攝政之目的。10歲換了攝政王,那是因為馮太後毒死兒子太上皇帝,臨朝稱制。24歲親政,馮太後去世了。

拓跋宏憑借聰明和智慧安然渡過人生的處處激流險灘。最危險的時刻莫過於父皇被太後毒殺的那一刻。親生父母都被馮太後殺死,以馮太後的猜忌,可能留在身邊繼續培養,等到將來找馮氏算賬嗎?

馮太後要送他去見西天的太上皇帝。

寒冬,塞上平城北風凜冽,天寒地凍。拓跋宏僅穿一件單衣被太監們關在一間四面漏風的屋裏,三天未吃東西。這位北魏帝國的小皇帝蜷曲身子縮在屋角,聽著由故鄉西伯利亞呼嘯而來的北風,手腳冰涼,身體凍得發青發紫,沒有一點力氣,奄奄一息。

馮太後擁著貂裘,烤著火爐,召集大臣們議事,她的身邊站著拓跋宏的二弟鹹陽王拓跋禧。她向鮮卑、漢大臣透露了令他們感到極度震驚的消息,廢掉拓跋宏,改立拓跋禧。

馮太後犀利的目光掃過每一位臣子,她那美麗和非凡的靈魂曾經征服過人們的心靈,不管他們是鮮卑人、漢人還是匈奴人、高車人。可她隱隱預感到今日的朝會不同於以往,年僅10歲的小皇帝顯示出的魅力在群臣中牢牢紮下了根。果然,朝中重臣拓跋丕、穆泰、李沖幾乎異口同聲表態反對。

拓跋丕出自拓跋皇族,曾跟隨太武帝拓跋燾飲馬長江。此人飛黃騰達,得益於平定乙渾之亂。馮太後出山之役,拓跋丕是主將,親自率人斬了乙渾的人頭。事後出任尚書令(總理)。正因為拓跋丕有此大功,所以馮太後每次賞給情人錢財,總忘不掉拓跋丕,比如她給王睿造宅子,少不了也要給拓跋丕一座。

尚書右仆射(副總理)穆泰屬紅色子弟,北魏開國功臣穆崇的孫子,妻子章武長公主,拜駙馬都尉,衙內般的人物,鮮卑貴族領袖。

繼李弈、王睿之後,李沖成為馮太後第三個情人,枕邊知已,朝堂中的智囊。

這三人加上主管軍事的源賀和馮太後基本構成北魏國的政治局常委。源賀鎮守漠南邊關,不在朝廷。五位常委三位反對,廢立議案基本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