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最大的奸雄

氣吞萬裏如虎的大英雄在人生最後時刻,終於揭開面紗,露出本來面目。劉裕要改朝換代,終結兩晉一百五十五年歷史。這位賭徒無賴出身的軍官用一柄長刀開創了一個皇朝,南朝的紀年隨著他走上輝煌燦爛的寶座開始計數。有得有失,他所失掉的不僅僅是一個關中,而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

壹 棄關中

晉軍北伐震動天下,北方各國都在猜測劉裕的下一步行動。最緊張的,莫過於西北三個國家,北涼、西秦和匈奴夏國。因為他們國力太弱,不像北魏那樣有恃無恐。

北涼和西秦先後派使者向東晉稱臣,我老實聽話,你總不能先打我吧!西秦屬於遊牧民族,是個無賴。西秦王乞伏熾磐態度明確,無非想從北伐戰爭中分一杯羹,並且開始行動,奪取後秦西北邊疆幾個州郡。

北涼幾乎擁有甘肅全境,由好幾個大城市組成,不可能像西秦那樣四處遊蕩。北涼國主沮渠蒙遜狡猾老道,嘴裏叫嚷著配合北伐,其實按兵不動,內心不希望後秦滅亡。他知道一旦漢人大英雄劉裕得到關中,漢人憑空增長百年志氣,涼州地區匈奴族政權就會受到威脅。當劉裕滅後秦的消息傳到姑臧,沮渠蒙遜十分憤怒。心情正煩躁,漢人劉祥衣冠楚楚進宮奏事,沮渠蒙遜一反常態,暴跳如雷道:“你聽說劉裕進關,就敢穿得如此漂亮!”喝令拖出去斬首。

赫連勃勃也不知所措,但他手底下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謀士,叫王買德。我們習慣把為好人出謀劃策的人叫做智囊,替壞人出主意想辦法的人叫做狗頭軍師。你不能否認狗頭軍師的厲害,比如三國董卓手下的李儒。

王買德告訴赫連勃勃,不要害怕劉裕,因為劉裕根本不會留在關中,他老了。赫連勃勃恨不得把王買德的腦袋擰下來。人老了和打仗沒有關系,“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真正的英雄從不服老。

王買德冷笑著,劉裕當然不服老,但他還有一件事沒有做,他要做皇帝,做江南人的皇帝。劉裕五十有四,能有幾年活頭?最多再活十年,用這十年的時間冒險去和北方鐵騎作戰,不如回江南穩穩當當做皇帝。繼續北伐,或許他會統一中國,可皇帝的寶座這一輩子他是摸不到了。所以,王買德齜著一口黃牙說道:“關中是我們的,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

說同樣話的人,還有北魏大臣崔浩。他一臉平靜,向北魏皇帝品評著氣吞萬裏如虎的大英雄:“劉裕之平禍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

天下似乎只有這兩個人看透了劉裕的心。但是,劉裕此時並沒有像他們預料的那樣準備回師江南,而是向著河北磨刀霍霍。

有關劉裕下一步的軍事動向,《宋書》和《資治通鑒》有分歧,《宋書》稱劉裕有意經略趙魏,《資治通鑒》認為他想攻打西北。

司馬光先生過於看重赫連勃勃和沮渠蒙遜的力量,認為劉裕不可能在關中和西北地區存在敵人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對北魏的戰爭。沮渠蒙遜自保不暇,何敢侵入關中,況且隴西尚有西秦。只要劉裕繼續征戰北方,依照赫連勃勃欺軟怕硬的個性,他是不會進攻關中的。司馬光生活的北宋受盡西夏的氣,以為劉裕像宋仁宗、宋英宗呢!

劉裕是不折不扣的名將,十足的冒險家,宋書記載無誤,他的目標很明確,攻打北魏。伐魏是北伐一攬子計劃中的一項。魏國是北方強國,同北魏打仗,必須集中全國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劉裕提出遷都的設想,只有遷都才能做到這一點。

遷都決策得到北伐將領們擁護,但很快被否決掉。王仲德的一席話使繼續北伐打了折扣,他說:“不尋常的事,不是常人所能接受。一旦遷都,必然引起舉國驚駭騷動。如今軍隊在外作戰已久,士有歸心,遷都之計,不可討論。”士有歸心只是托詞,王仲德的第一句話才是關鍵所在。遷都大事,東晉百姓一時難以接受。高門士族在江南經營近百年,怎麽可能放棄江東地區的既得利益?

回到洛陽,勢必與中原豪強發生沖突。現在的漢人已沒有司馬睿最初渡江時,“寄人國土,心常懷慚”的感覺了。高門望族已經以國人自居,再回到北方又成客人。洛陽隔河與胡族相望,習慣於風流唱詠的江左衣冠哪有膽量到中原來與胡馬悍客一決高下。右長史鄭鮮之的話代表了江南士族對繼續北伐的看法,他寫信給劉裕說:“江南士庶,引領以望殿下之返旆。”

高門士族不贊同將戰爭繼續下去,江南大後方存在危險。劉裕與高門士族關系不融洽。門閥士族並非真心擁戴,陳郡謝氏和高平郗氏明確支持過劉毅。沒有高門士族支持,統治很難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