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皇帝殺手(第2/8頁)

古人生命周期比現代人短,要給大人接班,必須成熟早。不管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十六七歲的年紀好些人已經獨當一面,三十六歲離退休就不遠了。孝武帝以後,東晉對北方各國處於戰略防禦,大的戰爭沒有。如果不是孫恩大起義,劉裕恐怕就得從北府軍中退居二線,然後,被迫轉業回鄉。

機遇總會有的,時代需要劉裕。震動天下的孫恩大起義爆發了。

貳 五鬥米道,長生水仙

信仰是人類必須的,它是人生的目標。可作為信仰的宗教往往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實現他們的野心。東晉末年,狂熱的宗教熱情可以橫掃一切,一個五鬥米道的大天師點燃江南起義的烽煙,他就是孫恩。

孫恩字靈秀,瑯琊人,五鬥米道的教主、大天師。聽著很像武俠小說,可本故事不是虛構,而是實實在在、真實發生的歷史。

五鬥米道也叫天師道,是道教前身。日後什麽武當派、華山派、全真教等道教派別都是孫子輩的。五鬥米道開山掌門人叫張道陵,總壇設在四川鶴鳴山,創建於東漢。張道陵對人講,我是太上老君親封的天師,想拜在我的門下,必須拿出五鬥米。所以,他的教派叫五鬥米道。

張道陵是道教第一任掌門人,傳到第三代,他的孫子掌教,將五鬥米道發揚光大,成為江湖第一大門派。他就是三國時代赫赫有名的一方諸侯漢中張魯。

張魯不滿足於做江湖領袖,依靠教中的高手們打下一片天地,割據漢中,以教治國。張魯自號天師,用“鬼道”教民。初來學道的人都叫鬼卒,不設香主、壇主,叫祭酒、大祭酒。祭酒以老子《道德經》教民誦習,以符水禁咒為人治病,並設“凈室”,有病的人叩頭思過。鬼吏主管為病人請禱鬼神,教民誠信不欺詐。又置“義舍”,內置米肉供給行路者。犯法者先赦免三次,然後行刑。有小過者罰修路百步以抵其罪。

五鬥米道經張魯的改造,發展壯大起來。三十年間,當地各族民眾“皆信向之”,漢中幾乎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曹操破漢中,張魯投降,漢中政權覆滅,但巴蜀地區的五鬥米道未被消滅,隨張魯及其部曲的北遷,五鬥米道傳播到中國北方。

歷經曹魏和西晉,至東晉時,五鬥米道取得很大的發展。江東的五鬥米道除了信奉以前的教義之外,還相信役使鬼神,神兵相助,相信天官、地官、水官,尤其信仰水仙。教徒堅信長生不死之術,自號“長生人”。人們認為,只要信奉天師道即可成仙,投水者成水仙,被殺死的稱“屍解”、“蟬蛻”。總之一句話,死不了。

不僅平民百姓信仰五鬥米道,皇室和豪門士族中也有信徒,出現許多著名的天師道世家,如瑯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義興周氏,丹陽許氏、葛氏、陶氏,東海鮑氏等。

在以上眾多的士族信徒中,錢塘人杜子恭為重要首領。人們敬之如神,門下有很多弟子,許多著名者皆出身江南世家大族。

《晉書》記載一則故事,表明了杜子恭神異之處。有一次,他向人借瓜刀,想必切西瓜吃。刀主是船中的旅客,急著趕路,問什麽時候還?他說一會就還給你。開船不等人,能等你吃完西瓜?船行嘉興,一條大魚躍入船中,船主破開魚腹得到借出去的那把瓜刀。此事在我們現代人看來,絕無可能,縱是魔術也無法完美表演,但《晉書》中類似的神奇還有許多。杜子恭已是半個神仙,他有個徒弟叫孫泰,孫泰的侄子就是孫恩。

孫恩大有來歷,他出自孫秀之族,五鬥米道世家。孫秀是八王之亂中趙王司馬倫的謀主,曾經利用五鬥米道的勢力協助趙王登上帝位,事敗,被齊王司馬冏殺死。

中原戰亂,孫氏家族過江移居三吳,他們並非司馬越一系,也非第一批過江的中原人氏,在江東不為士人所重,求官自然無路。孫恩的叔叔孫泰利用自身家族的優勢拜杜子恭為師,大力宣傳五鬥米道。

創立和宣傳宗教的目的不外乎有三:度人、參政、斂財。以解除世人苦難為目的,無疑是高尚的,會得到極大的發展。如果教義有哲理深度便會經久不衰,比如基督教、佛教、道教。如果僅僅為了斂財,那麽就極端可恥,因為你利用了人的脆弱,欺騙人的良心,譬如世界各國的各種邪教。

當然另有一種除外,它與國家緊密結合,一出世就是國家擴張、掠奪財富的工具。孫泰所做的就是要使五鬥米道成為幹預國家政治的宗教並以此進入國家權力中心。

孫泰真有兩下子。老百姓為了祈福,傾家蕩產,送兒送女,在所不惜。五鬥米道在他的傳播下取得飛速發展,成為社會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引起高門士族的猜忌。王珣進言司馬道子,將孫泰流放到廣州。當時的廣州不是現在繁榮富庶的廣州,而是一片荒蠻之地。金子不管在哪裏都發光,孫泰在廣州仍舊辛勤傳道,五個字:“南越亦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