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帝國疑雲

北魏帝國隱藏著太多的秘密,遷都、離散部落、手鑄金人、子貴母死、拓跋珪奇怪的瘋病,等等,這些秘密左右著帝國的命運。都城自北向南移動,部族一個個分離,立皇後並非皇帝說了算,要用手鑄金人的方式決定,立太子必須殺掉他的母親。北方的征服者瘋了嗎?這些該死的事情都發生在一座新興城市。

壹 魏都平城

平城(今山西大同),內長城蜿蜒其南,外長城橫臥其北,東連太行,西臨黃河,天高雲闊,山關相雄,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塞北重鎮。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描繪出當時平城的秀麗風景:“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點綴……挹其芳瀾,郁蔥可冷。”這是公元4世紀美麗雲中郡的真實寫照。說起古平城,熟知中國歷史的人立刻會想到大漢與匈奴的第一場大會戰———白登之圍。平城古城始建於戰國初年,是趙國的重要軍事要塞。

公元398年七月,平城迎來了歷史上最輝煌風光的時刻,二十七歲的蒙古和華北征服者拓跋珪決定遷都平城。平城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分界線,北魏國都的選擇耐人尋味,拓跋鮮卑人到底想做些什麽呢?

拓跋鮮卑聯盟三十多萬軍隊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大規模軍事征服,以損失近乎三分之二兵力的代價終於占領後燕國的河北地區。這一場殘酷的戰爭讓所有拓跋鮮卑人陷入深思:戰爭到底該不該打?應不應該為進入中原付出這麽慘重的代價?

北魏國的軍事行動陷入停滯,既沒有乘勝追擊逃到遼東地區、自身動蕩不寧的後燕國,也沒有攻打龜縮山東苟延殘喘的慕容德集團。北魏帝國上層發生沖突,以張袞為代表的漢官集團和拓跋鮮卑貴族激烈交鋒,文明沖突愈演愈烈。

“文明沖突論”的提出始自美國學者亨廷頓,然而文明沖突卻不是20世紀的產物,數千年來,人們都在為“文明”而戰。

為什麽會有沖突?利益。司馬遷《史記》中曾經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每個人都有利益,人們都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利益就是文明沖突的根本原因,遊牧民族要放牛牧馬,農耕民族要耕田種地。北魏國的路應該怎麽走?遊牧,還是農耕?遼、金、元、清等遊牧民族都曾經統治過北中國,他們似乎做得輕松自如,因為有個榜樣———拓跋珪。

雄才遠略的拓跋珪不會滿足只做可汗,他要做皇帝,做天下人的皇帝。若要做中原地區的皇帝,靠武力征服是不可能的,即使得到了,也會失去。匈奴漢國、前趙,羯族後趙留下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如果全盤漢化,植根大草原的拓跋貴族們肯嗎?拓跋珪想到一個折中辦法,這個想法主導了北魏帝國都城的選擇。都城繼續定在盛樂,定在草原上,不利於接受先進文化,更不利於對中原地區的統治。魏國控制的中原土地包括今天的河北和山西。若想效仿歷代統治者,都城的選擇不外乎兩座城市,中山和鄴城。

中山是後燕國的都城,鄴城則是後趙和前燕國的都城。鄴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著名的糧倉,水陸交通便利,戰略地位重要,又有前代皇朝經營。《魏書》記載魏軍攻克鄴城時,拓跋珪曾親自巡登台榭,遍覽宮城,將有定都之意。拓跋珪很快打消這一念頭,拓跋鮮卑聯盟各部落絕不會允許都城設在漢人勢力強大的地區,諸部對南征作戰意義早已產生懷疑。

魏軍頻繁對蒙古高原遊牧民族發動掠奪戰爭,收獲豐厚。南下中原,付出的代價高收益少,尤其對於主動投降的山西地區,可謂秋毫不犯,得到的土地仍然控制在漢人豪強手中。對於不熟悉農業生產的鮮卑人來說,讓他們去一個不能帶來財富的陌生領域很不現實。當時北魏的經濟主要以畜牧業為主,兵源靠拓跋部及其部落聯盟供給,不可能把都城定在沒有群眾基礎的地方。

經過一年多的伐燕之戰,魏軍傷亡大半,鮮卑貴族普遍厭戰,該休養生息了。拓跋珪停止軍事行動,不打擊後燕國在遼東的殘余勢力,也不攻擊山東的慕容德集團,為平息後秦皇帝姚興的怒氣,減少邊境摩擦,毅然殺掉僅僅在書信稱呼上對姚興不夠恭敬的親信大將奚牧,可見根本不想在南方用兵。鄴城靠近後秦、南燕和東晉三國,如果遷都鄴城,必然受到來自三個國家的軍事威脅。

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過急,必須一步步來。不能遷都中原,也不能留在草原上。經過深思熟慮,兼顧鮮卑、漢兩大集團的利益,拓跋珪決定遷都平城。通過遷都,為北魏國定下發展基調,即遊牧與農耕並重。從遷都平城後的一些做法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這僅僅是過渡,拓跋珪真實想法,是使北魏國成為真正的中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