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舍命陪君子

“衛國公,”李世民有些疲憊的道,“朕打算由你出任嶺南道行軍總管,統領江淮嶺南兵馬,南下平定寧長真馮暄等叛亂。”

魏征出列,“陛下,臣以為無須衛國公率大軍南下,嶺南之亂,有李太師一人足矣。”

“嶺南寧長真、馮暄、談殿等酋舉兵叛亂,馮盎、陳龍樹至今還有表態,嶺南已經大亂,朕豈能坐視嶺南糜爛?朕也不會容忍嶺南的叛亂,不會縱容,更不會坐視,這一次,朕絕不手軟。嶺南,也是大唐之嶺南,馮寧幾家身為大唐之臣,卻起兵叛亂,必須鎮壓平定。”

魏征卻不支持皇帝大動幹戈的舉動。

嶺南現在傳來的消息,也只有寧長真、馮暄和談殿幾人反,馮盎和陳龍樹都沒有起兵。馮暄雖是馮盎兄弟,但馮家卻是以馮盎為主,而且那個陳龍樹更是緊跟著朝廷這邊,與談殿還是世仇。

嶺南之地,地處偏遠不說,而且那本來就是羈糜之地。如果朝廷貿然興起大軍前去討伐,一來興師動眾,耗費眾多,而且不熟地形,兵多未必管用。甚至反可能讓馮盎等驚懼,逼反他們。

“臣依然建議,由太師李超前往嶺南安撫平亂。”

“李超也只有幾千兵馬。”李世民道。

“陛下,廣州和交州都是朝廷控制之下,那裏還各有幾千兵馬。況且,馮盎和陳龍樹未必會反,李超到了嶺南,可以征調他們出兵配合。”

“朕是擔心文遠兵微將寡。”

“但文遠手下有五千現在的兵,比起臨時從江淮嶺南各地征召兵馬要快的多。如果陛下還擔憂李文遠兵少,那麽陛下可下一道旨,著李超暫時節制嶺南諸道兵馬,受其節制。”

皇帝猶豫。

他倒是相信李超的用兵能力,只是李超此次本是去收服其封地越國。這也是他暫時離開朝廷中樞,如今讓他統兵平亂,這亂子估計很快就平定了,那到時李超又立一大功了。

“遷王珪任廣東道宣撫使兼廣州刺史,遷崔仁師任廣西道宣撫使兼邕州刺史,遷楊師道任廣南道宣撫使兼交州刺史!”

“授李超廣東廣西廣南越南雲南湖南黔中七省宣撫處置大使!”

朝會結束。

李世民在禦書房召見三院宰輔。

皇帝背負著雙手,在殿中踱步。

良久,皇帝開口,“自秦漢到隋唐,嶺南之地雖早就設置郡縣,然一直以來,皆有名無實,名為朝廷郡縣,實為羈糜之地。秦末漢初,趙陀甚至建立了南越國,甚至一度稱帝,南越立國一百余年,擁有嶺南兩廣之地,甚至占據初建部份。”

“後南越雖降,然則中原對嶺南控制一直非常弱。前朝之時,嶺南也是叛服不常。朕思之,大唐豈能有此等國中之國。此次馮寧叛亂,朕以為倒是一個機會。朝廷有了出師之名,可以正式討伐,對嶺南奪得控制,真正的控制,將那些俚獠編戶齊民,把嶺南之地盡歸朝廷。”

皇帝的一開口,就公布了如此雄心,在坐的宰輔們倒沒有誰意外。

他們的皇帝是個雄心勃勃的君主,想要遠超秦漢,超越秦皇漢武。過去朝廷沒空理會嶺南,他們肯安穩的呆在那裏做自己的土皇帝就好了,但現在,皇帝已經不滿足了。

皇帝幾次拒收嶺南酋帥們的進貢,才使得嶺南酋帥們心中不安,有了這一次的叛亂。可以說,這都是皇帝故意引來的戰爭。

“陛下,臣以為改嶺南之羈糜之制也是大勢所趨,但飯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步步做。嶺南很大,又很偏遠,兼之秦漢以來,世代皆為羈糜之制,地方豪酋們實力很強。如果一步到位,這無疑不現實。臣以為,還是一步步來。”宰相之首的房玄齡當眾表明態度。

他支持朝廷把嶺南收歸朝廷直轄,但他建議放緩點步伐,慢慢來。

“臣以支持房相之言,不急於一時。”杜如晦跟房玄齡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房謀杜斷態度一致。

李世民見這兩位都是大方向持贊成態度,心裏倒松口氣。他就擔心宰相們不肯同意,“兩位相國,那依你們之見,這步子怎麽樣才算是不邁的太快呢?”

“借此嶺南羅欽幾州叛亂之機,先發兵平亂。然後在叛亂幾州平定後,取消酋帥世襲,改派朝廷流官任職,並對俚獠進行編戶登記,把他們原占有的土地登記在冊,發放給他們。同時,在當地設立軍府,點選府兵,並移漢民過去屯耕,同時築城修堡。”

房玄齡提出的是插釘子的辦法。

把那些打下來的地方,直接派流官、駐軍隊、遷流民、修城堡,打下一地,就要讓這地成為一個橋頭堡,也成為一顆釘子,讓他們不能再成為那些酋帥們控制。對於那些俚獠,也要進行編戶齊民,加強控制。

一步步的擠壓那些酋帥們的地盤,削減他們的控制權,慢慢的把嶺南兩廣都收歸朝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