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資本主義是吃人的。

李超如今就想要讓資本萌芽,光是種田,沒有發展前途。因為朝廷的分封制度,本質就是要把那些豪強大地主勛戚門閥都給趕到邊疆去,土地置換等政策,就是要打造一個大唐的中原本位制。

西漢開國之初,定下關中本位制,諸侯不封關中。漢朝廷全力發展關中地區,使得西漢朝廷有了一個堅固的大後方。哪怕諸侯造反,也始終沒能動搖西漢朝廷。

李超當初幫李世民弄出來的這個分封制,可不是為了弄出一批尾大不掉的諸侯來。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把中原地區清出來,成為朝廷的保留地。那些軍功新貴,或者是千年門閥也好,都趕去邊疆。

保證中原沒有豪強勛貴大地主的肆意兼並,讓中原地區更多自耕農和小地主。

至於邊疆的封侯,朝廷也不怕他們坐大,因為有推恩令。諸侯每傳一代,如果沒有很高的軍功,那麽就得降等襲爵,同時其它的兒子也能降幾級得爵,並分封諸侯的領地。一個國公領,可能就要分成一個郡公領,和一群的子爵男爵領。下一代,郡國公領,又變成一個縣公領和一群的男爵領了。

這樣每一塊領地推恩分封下來,就會越變越小,除非立功加封。不然,用不了幾代,這領地,可能就全變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男爵領,甚至是沒有爵位的私人莊園。

在這樣的分封和推恩令制底下,再加上朝廷一開始就對領地限制武裝,並擁有行政、稅收等大權,因此諸侯哪怕在領地上享受有很高的經濟權,可卻難真正的成為土皇帝,無法跟中央朝廷對抗。

當初設計這套制度的時候,李超出了大力。

可現在李超挺後悔的,因為如今他是那個最大的諸侯啊。可因為他當初設計的這些條條框框,讓自己被限制住了。

不過李超不甘心,因此他才會想著走另一條路。

李超希望有朝一日,他這個諸侯,也能成為資本家。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跟皇帝簽約一個大憲章,在大唐開國會,君主立憲。

這些現在聽起來,有些十分荒謬,李超甚至從來沒向任何人透露出哪怕一丁點的這種想法。因為他知道,現在這些,說出來,就是大逆不道,是瘋子。

可李超卻是真的這樣想的。

中央集權固然有好處,他讓國家更有凝聚力,能積聚更強的實力。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皇權過於強大,也未必是好事。

群相制度,在大唐也沒有太大的作用,就比如之前,李超堅持已見,可皇帝李世民根本不采納,最終君臣與相權的碰撞,就是相權毫無疑問的落敗。

李超總有一種危機感。

也許李世民現在比較賢明,比較開放。李世民能容忍李超,可誰能保證今後李世民的兒子還能繼續容忍他呢?

哪怕承乾是太子,哪怕他是太子的老師是老丈人,可李超也不敢保證。

歷史上,是李治當了皇帝。長孫無忌是立李治的關鍵人物,在李治當皇帝後也是忠心輔政,結果呢?

有人誣長孫無忌造反,結果長孫無忌連當面質問都懶得,直接就流放,長孫無忌如此能臣,最終都落得一個死於流放異鄉的結局。

在權利的面前,有的時候親情會很脆弱。

李超還是希望給自己,給自己的子孫一個保證,也希望讓大唐有一個更穩固的未來。

內閣、議會,封建諸侯,也許能大唐避免歷史上的那些內訌那些慘烈。

不過這一切,實在是有些太遙遠。

現在說這些還太遙遠,只能是一步步的來。

戴胄又來了。

“陛下同意了將那三十處鹽場和礦山交給李家承包開采,四百余萬借款抵消承包開采費。不過,課稅為一成五,不能再降。此外,朝廷對李記所產煤鐵,一半所產必須由朝廷收購,另一半朝廷也有優先采購權。”

這個結果,倒沒出李超的意料之外。

“朝廷要收購也行,但必須是以市場價,如果朝廷以市場價收購,我們可以給朝廷優先收購權。”

李超也是寸步不讓,朝廷想當官倒,這邊低價買,那邊再高價賣,李超是不會答應的。

“朝廷可以答應你這要求。”

“那就合作愉快!”李超笑著伸出了手。

戴胄有些無奈的握了握手,“李相真是滴水不漏,一點便宜也不讓朝廷占啊。”

“合作的基礎就是公平啊,如果朝廷總想著占便宜,其實這樣的合作也不會長久的,不是嗎?”

戴胄無奈點頭,“之前趙國公提出的承包朝廷邊疆道路修建以及城堡修建的計劃,陛下考慮過後,也基本同意了。具體的土地換取數量,還需要細談。”

“沒問題,我會派出李家的管事組成談判團,跟朝廷細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