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丹江口

在上洛燒完了第一把火後,李超便帶著隊伍繼續東向而行,在商洛也沒停留,順丹江揚帆直下。

船過丹江口進入漢江,然後逆流往上遊行去。

“老師,我們不是去鄧州嗎?鄧州在東啊,怎麽我們往西。”李承乾最近地理補習的不錯,見船都進了一條更大的河流,也認出來那就是漢江。可進漢江後又沒順流而下,反而逆流而上,這去向就讓人猜不清了。

已經到了午時,李超招呼著船家靠岸做飯吃。

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在後世就是有名的丹江口水庫了,在後世丹江口水庫可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水質最為好,湖大水清。不過此時的這裏可還沒有這麽一個巨大的水庫,丹江在這裏匯入漢江,除了水域更寬闊些,也依然還是一條河而已。

受持續幹旱的影響,丹江口寬闊的水面,都枯萎了許多,河床裸露大半。

河上,許多船只往來,正是接了官府告示,然後在河裏忙著撈魚的百姓。河岸邊上,也有許多百姓。江上捕魚,岸是曬魚腌魚。

這景象,讓李超想起以前在沿海邊看到的一些小鹽廠。那個時候,有些地方還保留了一些簡單的曬鹽法,鹽民們在海邊曬鹽挑鹽,孩子就在旁邊玩耍,那景象和現在還真有點像。

李超下了船,主動的過去走走看看,不時的跟百姓們打點招呼。不少百姓連官話都聽不懂不會說,還得靠同行的當地官吏幫忙翻譯,搞的李超有些無奈。

山南也算是楚地,楚地甚至十裏不同音,在荊湘很多地方的山區,住的許多百姓,甚至直接被稱為蠻子。其實這些蠻子,也應當就是後世土家等少民。

河裏水變少了,打魚似乎要方便了些。

丹江匯入漢水後,以丹江口為界,西面屬於均州,東面屬於襄州。

均州刺史陪在李超身邊,為李超介紹著眼下官府組織的捕魚等活動。

看了一圈,李超對於均州刺史的作為還是很滿意的,起碼沒有敷衍,而是真正的有宣傳有組織。

看了一圈,李超也有些餓了。

“請相國和太子殿下坐船回均州城吃飯。”

“吃個飯還特別跑均州城裏去,還要坐船,哪用的這麽麻煩。就到這裏吃吧,隨便簡單點!”李超說道。

均州刺史有些無奈,這荒郊野外的河邊上,吃什麽啊,怎麽吃,既沒帶廚子也沒食材,他很為難。這可是尊貴的太子殿下和宰相啊,就連那幾個護衛的將軍,那都是實封伯爵,那群在河灘上撿石子玩的小孩子,那可都是宰相公侯之子,陛下的附馬啊。

李超沒有那麽多講究。

誰說河邊上就不能做飯了,野外就不能做飯了。

“可是我們確實沒準好烹飪工具,也沒有準備好食材啊。”

李超指著那邊的船工和漁民們,道,“找老鄉們借幾口鍋,再向他們買點打上來的魚,弄點野菜什麽的,就可以弄的吃了。”

其實連鍋啊魚這些,都不必借的,李超帶著上千號兵馬呢,各種炊事工具和行軍幹糧等,那都是必報著的。

只是李超不太喜歡吃幹糧而已。

八月的天已經很涼爽,河灘柳樹蔭下,拿石頭圈一下,然後就可以架柴燒火了。

李超看著借來的鍋,笑道,“居然還是吊鍋,那正好,今天我們就吃山南吊鍋吧。”

吊鍋,其實是相當簡便的做菜之法。山南多山,到了冬天,天氣很冷,大家喜歡關門在家烤火,南方比較沒有暖炕,冬天寒冷,全靠火塘烤火取暖。

有的時候外面下雨,更是門都不出。

一整天都聚在一起烤火,到了中午的時候,也懶得去燒火做飯,於是便直接在火塘上吊一個鍋,把早上的飯菜熱一下,就圍在火塘邊上吃,吃完了繼續烤火。

這種冬天裏簡單省事的吃法,就叫吊鍋。一般人家裏都有口吊鍋,只是有的人家裏是陶的,有的人家裏是鐵的或者銅的。這些鍋,一般都是有鐵絆的,如水壺一樣可以提,直接掛在屋梁上吊下來的鉤子上,等於是懸在火上。

現在戶外,沒有梁上垂下的鉤子,但也難不倒李超,直接砍幾根木棍,斜的架起,拿繩子拴住,再從上面綁個鉤子下來就好了。

鐵鍋直接掛在火上。

一群撿貝殼、石頭過癮的小吃貨,一見李超挽起袖子要做飯,就全部圍了過來。李超也不客氣,指揮著他們折柴、添火,然後自己把鍋洗好,準備食材。

食材不多。

有河裏打上來的新鮮魚,也有老鄉們帶著的筍幹、蘿蔔幹、酸菜,還有青菜、豆腐。

李超讓牛見虎他們從行軍幹糧裏拿了一條火腿和一塊臘肉過來,再把自己帶著的調味料也拿過來。

熏的很黑很硬的臘肉斬下一塊來,拿河裏洗幹凈,然後鍋裏燒開水,把臘肉放鍋裏稍煮一下,煮軟的臘肉取出,沖洗幹凈,切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