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正三品、開中(第2/2頁)

張超攬了一萬石糧的任務,自然也是不愁的,張家今年夏收,就收了不少糧食。光是一千畝梯田的水稻,就達到了畝產五石的驚人產量,一千畝稻田,收了五千多石稻子,另外張家其它的幾千畝地,也收了五千多石的粟、麥,加起來都已經有過萬石糧食了。

張超可以直接把家裏的夏收新糧,直接運來洮州,然後在洮州采購這邊的皮毛、牲畜、藥材、青鹽等運回關中。

一來一回,不會虧還鐵定賺。

雖然說關中運糧到洮州,還是很吃力的,但有江心市這個存在,就能讓運糧不會吃虧。

邊關的轉口貿易,向來是極賺錢的。

老爹也認領了一千石,當然也不用擔心,另外程處默他們四個,家裏也是田地極多的。讓家裏運一批糧過來,然後帶一批江心市的商貨回去,同樣不會虧。

當然,其它不少的官吏沒有張超他們這樣的實力,家裏沒那麽多田,可他們總能認識不少人的。能當上官的,都不簡單。比如李守素,家裏是山東名門。許敬宗,他爹曾經是隋朝的尚書。再如孫伏伽、岑文本、崔善福哪個不是士族和大地主。

千把石糧毫無壓力。

匹婁武徹和乙速孤神慶等胡族將領,也一樣有自己的人緣關系,找人組織批糧食,壓力不大。

一些沒有什麽關系的,也可以跟程處默牛見虎等這些同僚們拉拉關系,拖他們幫忙下下。

一些小吏員,接到的任務則不多,幹脆找些商人拉點關系,就夠了。

關鍵就在於大家肯出力。

張超想的這個法子,其實跟後世的鹽開中法有些類似。

後世朝廷把持鹽業專賣,鹽暴利。商人想要販鹽,那麽先得取得鹽引。但朝廷不直接給鹽引,而是讓商人們先幫忙運糧到邊關給駐軍,然後換取鹽引,再回去領鹽銷售。

這種方式,讓商人為朝廷運糧,朝廷免了運輸的費用。

有些商人為了能得到更多的鹽引,也為了節約成本,甚至大量招募百姓,到邊關駐軍附近進行墾荒屯田,然後直接用屯田產出的糧食就近換鹽引,這樣免了運輸成本,是為商屯。

現在張超稍稍動了一下,商人們運糧前來,張超給他們免關稅進江心市貿易的機會。

一進一出,就等於免了兩個百分之五的關稅,這利潤可是很大的。

“三郎真是好手段啊,竟然能想出這種籌糧之法,佩服,佩服啊。”李守素驚嘆連連。

旁邊的許敬宗倒是絲毫不以為意。

“半年籌集三十萬石糧食,在這邊關之地,對於我等來說,也許是個天大的麻煩,但對於三郎來說,我們應當早就料到,肯定不是什麽事。”

“是啊,跟著張三郎手下做事,我還真已經習慣了。這官,當的還真是挺輕松,都不用怎麽勞心費力,只要等著張三郎發號施令,然後我們按著他的要求去做就好了。”

“想一想今年洮州能突破六萬人口,我都激動不已啊。六萬人口的州,就算是放在中原,也不多見啊。大唐三百六十州,洮州轉眼就從下州升上州了。看今日洮州之局面,用不了三年,這裏就會商業繁榮,農牧興旺啊。”

許敬宗也不由的連連點頭。

他們是親眼看著這洮州的巨大變化的,之前他們在岷、芳二州各自擔任刺史,同樣是剛剛戰後,一樣是百廢待興。

可他們在兩州呆了許久,處處焦頭爛額,兩州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可到了洮州來,卻看到同是鄰居一樣是戰後的洮州,卻早已經繁華熱鬧起來,那興旺,看的他們是佩服萬分。

如果僅是看洮州的興旺,說不定他們會覺得若是換自己肯定也能做到。

但他們都是跟張三郎一起上任刺史的,同是鄰居,自己那麽艱難,人家卻遊刃有余,發展的如此順利,這就是差距啊。

兩人打心底裏是佩服張三郎的,不服都不行。

就如這糧食,在他們原來那是無法解決的大困難,可在張三郎手裏,卻是輕輕松松的就解決了,甚至還給了手下官吏們一個賺錢的機會。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還是野利部的威脅。三郎絲毫不把野利部當回事,甚至還明擺著想要故意激野利部來戰,這有些危險啊。現在洮州好不容易打開了這樣的局面,萬一戰事一開,到時只怕一切化為泡影。延族,你再幫著勸勸三郎,戰爭非同兒戲啊。”李守素擔憂的道。

李守素厭戰,也有些畏戰。

不過許敬宗卻跟張超的想法一樣,是個不怕事的。他倒覺得洮州現在兵強馬壯,打一場仗,或者說搞點邊境摩擦並沒什麽,摩擦好了,還能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