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從軍行

四月初三,李世民掛帥,為隴右道行軍元帥,統兵兩萬出征吐谷渾。

這一天,張超這個右後軍行軍總管也帶著自己的三千鷹揚兵,護送著民夫運輸隊緊隨其後出發。

關中四塞,天府之國。

關中這塊地方,向來就很險要,潼關、武關、蕭關、散關,四關守衛關內。東有黃河,南有秦嶺,而西有隴山。

過隴山,出隴關就是隴右。

隴山山脈橫亙於關中西北,是關中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

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為平易。

蕭關就在隴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

現在羅藝就率領著幾萬人馬,把守著這道重要的關中西北大門。

關隴關隴,指的就是關中和隴右。

關中西北的高地對於關中的安全十分重要,羅藝現把守的蕭關,就是重點把守最容易進入關中平原的涇河通道。

而李世民要走的,則是南面的渭河一線。

隴州和天水夾隴山東、西兩側而立,控扼著沿渭水河谷穿越隴山之路。

在朝廷剛完成的天下十五道劃分中,就把隴州劃入了關內道,皆因為隴州扼隴底之險,控秦、鳳之沖,為關中重鎮。

但天水卻劃入了隴右道。

大震關就成了隴州和天水之間的一道重要關隘,也是關內道和隴右道的重要界線。

張超曾聽房玄齡他們講過隴右的重要性吧,保關中,先固隴右。

關中對中原有高屋建瓴之勢,隴西對關中則占有高屋建瓴之勢。

隴西占據關中上遊,甚至還對漢中和蜀中也擁有上遊之勢。渭水、羌水、西漢水等形成的河谷低地提供了隴西與關中、漢中、蜀中的往來通道。隴西地勢明顯高於關中、漢中和蜀中,自關中漢中蜀中仰攻隴西較難,可從隴西下攻卻很容易。

正因此,取得隴西,相當重要,三國之時蜀魏在隴西的角逐,後來南北朝時劉宋和北魏對氐人的爭取,都是因為這種戰略思路。

隴西足以制關中。

李世民一生中難得的敗績,就曾經發生在與薛舉父親爭奪隴右的大戰中。李世民淺水原大敗,敗的褲子都快沒了,八大總管都被擒了大半,最後還是劉文靜等人替他背了鍋。最後唐軍又聯合了河西的李軌,兩面夾擊西秦,才算取得勝利。

當年李家初據關中,薛家占據隴右,李軌據河西,關隴三方爭雄。李家一開始連敗,後來唐、涼聯袂才滅了西秦,最終奪占關隴。

從整個軍事地理戰略層面來講,關隴是偏居一隅,李唐如漢代一樣的關中本位思想,先穩關中,然後圖中原。進可攻,退可守。

但要保關中安全,卻首先得控制隴西這個後院,而要控制隴西,又必須控制河西。要控制河西,又要安撫西域。

如今西域是突厥人的地盤,突厥人大舉進犯。朔方一帶本也是蕭關屏障,但朔方現卻由梁師都控制著。

隴右河西是在唐朝手中,可現吐谷渾又襲擊隴西。

大唐關中、隴右、河西這一個防守鏈,在崩潰。

李淵很清楚,李世民也很清楚,所以李世民才會請旨出兵,李淵也會把僅有的兩萬兵中抽出一萬來給李世民。

李世民的進軍路線,其實就是沿著渭水河谷西進。

這條路線並不好走,比起走涇河谷地一線,要難的多。但通往隴右,這條路線最短。

當年魏蜀爭鋒,諸葛亮六出岐山,便一直是在隴關一帶對峙。現在張超他們就是重走當年魏軍司馬懿的路線。

長安到渭州隴西足有千裏之遙,就算到達隴關,也有五百多裏。

張超騎在馬上,帶著自己的右後軍押運糧草軍械,三千人馬護送著近萬民夫運輸糧草,隊伍拉的長長的。

可道路難行,尤其此時是初夏,雨水又多,路面遇雨一泡就泥濘不堪,跟沼澤地一樣。車輪經常陷在泥裏起不來,騾馬都拉不動,得幫忙擡。

為了趕路程,張超不得不把他的右後軍當成了一支工兵隊伍。

每天輪流抽調一個團負責開路,帶著一批民夫,真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不時的能遇到山坡給泥石流堵了路,得挖開路來,遇到河水暴漲攔了路,還得砍樹架橋。那些泥濘難行的路,還得砍樹鋪路。

最要命的還是雨。

出了長安起,這雨就沒完沒了的下。不時的還有暴雨冰雹,就算大雨停了,這細雨也是不停,總之就沒有晴過。

糧食軍械都怕雨淋水泡,得包裹保護好。

在這種天氣裏行軍,每天都是濕漉漉的,最要命的是根本找不到幹柴能夠生火。基本上天天就吃幹糧,幸好右後軍的士兵出來時都帶了些炒米,省著點吃,也還能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