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十三翼之戰(第2/3頁)

然後,劄木合派使者前往成吉思汗的近親阿勒壇和忽察兒家中。

“你們二人在我和安答鐵木真之間挑撥離間,竟然企圖破壞我們之間的深厚友誼。為什麽我們二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沒有將鐵木真安答推舉為可汗?不知道你們現在出於什麽想法,推舉鐵木真當了可汗?阿勒壇、忽察兒,希望你們能夠實現自己的諾言,讓我的安答放心,並真心支持我的安答。”

劄木合的話表明了他的復雜心境。

而成吉思汗和脫斡鄰勒之間簽訂了盟約,故成吉思汗可以放心去攻打劄木合。雖然他已經登上汗位,但是劄木合一日不除,他便一日只是名義上的大汗。只有和劄木合一決雌雄之後,他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蒙古之王。

現在時機已經成熟。對於勢力蒸蒸日上的成吉思汗,劄木合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已經蠢蠢欲動。現在缺少的僅僅是借口。他們都想找到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讓對方主動挑起這次戰爭。

此時的草原上,共有成吉思汗、劄木合、脫斡鄰勒和塔塔兒四大勢力。成吉思汗和脫斡鄰勒已經締結盟約,塔塔兒雖然是成吉思汗不共戴天的仇敵,但是並非燃眉之急。

脫斡鄰勒和塔塔兒對於此次成吉思汗和劄木合之間的對決,都拭目以待。兩虎相鬥,不管誰傷,對於脫斡鄰勒和塔塔兒都有好處,他們只待坐收漁翁之利。

戰爭終於在一次意外事件之後揭開序幕。

成吉思汗和劄木合的領地相鄰。這一天,劄木合的弟弟紿察兒在放牧時和成吉思汗麾下的拙赤答兒馬剌發生了爭執。

拙赤答兒馬剌原本屬於劄木合率領的劄答蘭部,但是現在投靠了鐵木真,成了鐵木真的部將,這讓紿察兒十分惱火,認為他是一個叛徒。

紿察兒為了給拙赤答兒馬剌一點顏色,便偷了他的馬。

對於蒙古民族,馬匹就如同生命一樣寶責,與家畜和馬匹相關的犯罪都會受到重罰。

在放牧地縱火會被判處死刑。盜馬者若被發現,則必須九倍歸於原主。如果盜馬者沒有可以賠償的馬匹,則要將兒子送人,沒有兒子,便要宰殺盜賊的綿羊。在草原上,這些都是不成文的規定。

拙赤答兒馬剌非常憤怒,只身一人前去追趕紿察兒。如果馬匹被盜而不敢吭聲,便會被人嘲笑為懦夫。

拙赤答兒馬剌最終追上了紿察兒。他在馬背上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接近,然後拉開弓箭,一箭射死了對方。

拙赤答兒馬剌毫發無損地搶回了自家的馬匹,但與此同時,一直在尋找戰機的劄木合也找到了開戰的最好借口。雖說盜馬者有錯在先,但是劄木合要為弟弟報仇,也是合情合理。

現在,成吉思汗擁有三萬兵力,而劄木合的直屬軍隊只有一萬五千人,在兵力上,劄木合處於劣勢。為了彌補劣勢,他決定聯合泰亦赤兀部。

泰亦赤兀部曾經將成吉思汗一家拋棄在草原上,因此一直擔心成吉思汗壯大後會伺機報復。以現在的情況,只憑泰亦赤兀的一族之力斷然無法與成吉思汗相抗衡。就在這時,劄木合向他們發出了聯手的信號。泰亦赤兀人認為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此外,劄木合又去拉攏亦乞列思、合答斤、豁羅刺思、撒勒只兀惕、朵兒邊等部。劄木合對他們說,一舉殲滅成吉思汗之後,便一起分享成吉思汗部的巨額財產和絕色女子。這些人原本就對成吉思汗的強大感到不快,再加上金錢與美色的雙重誘惑,便決定跟隨劄木合前去攻打。

劄木合聯合了泰亦赤兀等七部之後,總兵力達到三萬,與成吉思汗的實力可謂旗鼓相當。

一一九〇年前後,劄木合在充實了兵力之後,開始對成吉思汗發動攻擊。

此時,成吉思汗的部落駐紮在斡難河上遊、克魯倫盆地的桑沽兒河源頭附近。

亦乞列思部有人快馬加鞭將劄木合出發的消息稟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意識到,與劄木合對決的時刻到了。他立即下令全軍迎戰劄木合。

劄木合之弟盜馬有錯在先,但是現在既然已經發兵,無論怎麽解釋也無濟於事。弟弟被殺成為劄木合討伐成吉思汗的絕好借口。

成吉思汗陣營的部落總數約二十八個,其中有二十個部落都是首領父子兄弟上陣,有八個部落則是首領帶著所有部眾參加。成吉思汗部號稱三萬,由十三翼構成。

一翼當中,兵士以各部族村落為單位編制,各村又以蒙古包為單位編制。

十三翼中第一翼是訶額侖以及其部屬。第二翼是成吉思汗率領下的他的兄弟、幕僚、將領和親衛隊。

第三翼以下則由其余部落組成。

十三翼當中,能夠為了成吉思汗不惜性命的只有第一翼和第二翼,其他十一翼都是嘴上說擁戴成吉思汗,心中卻有二心,一旦他們看到戰局對成吉思汗不利,便很可能馬上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