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超能戰士之間的戰鬥(第2/2頁)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世界格局開始漸漸明朗起來的,美洲本身就是美國的地盤,但是南美、加拿大還並非它的臣屬,可那只是之前……

英國開始倒向歐盟,加拿大必須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考慮,美國在一旁虎視眈眈,超能戰士時不時來到邊境逛一逛,戰鬥機和海軍也很是耀武揚威,2007年3月加拿大終於選擇妥協,加拿大總理訪問美國,並且同美國商定下一系列的協議條約。同一時間美國的一些軍隊開始前往南美洲,南美的征程正式開始。

當然真正意義上的武力征程是不可能的,一般情況下都是經濟打壓、制裁,隨後扶持本地親美官員外加武力威脅,最終達到他們妥協的目的。

澳大利亞聯合東南亞的國家也開始自己的超能戰士研究,但因為沒有核武器的緣故,他本身就差幾大國家三分,在美國和華夏看來這股勢力妥協是遲早的事情。

中東和非洲地區都屬於小勢力,他們同澳大利亞一樣,都是未來任人宰割的魚肉而已,這就是2007年世界各國的勢力劃分。

2007年8月,美國一位超能戰士在美洲誤傷諾德王國一位外交官,美國拒絕賠禮道歉並且聲稱一切都是誤會,查理對美國進行強烈譴責,而約瑟夫則沒有開口,當夜十二名A級超級刺客前往美國。

8月11日,美國駐南美洲某國大使館內三位億萬富翁被殺。

8月13日,南美洲某親美重量級官員被殺。

8月14日,南美洲某國軍閥將軍死於閱兵現場,經過調查據說他曾是美國扶持起來的軍閥勢力。

8月17日,美國某軍火巨頭幕後老板街頭遇刺,雖然沒有成功,可是對方卻殺死十余位保鏢之後囂張離開。

8月23日,經過美國國會會議,當日下午二十余名超能戰士來到諾德王國本土,大肆的轟炸殺戮掀開戰爭的開端。

雙方都十分的克制,使用的只是超級戰士而已,對於核武器都保持沉默狀態,而國際上雙方也互相謾罵、網絡上同樣是水軍一片。

美國沒有動用航母艦隊,歐盟也沒有出言,此時世界只有諾德王國和美國的超能戰士,雙方用這樣的做法把戰爭縮小到最小的範圍。

各國都很關注這一次的戰鬥,因為他們很想知道自己付出如此巨大資金而獲得的超能戰士究竟有什麽樣的破壞力。

雙方交戰約為10日,最終在聯合國的阻止下停戰,可是這十日對於諾德王國和美國來說造成的經濟損失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是諾德王國,十三棟公寓、兩棟寫字樓幾乎被炸毀、其余街道、人員傷亡則不可計數,但總起而言經濟損失大約超過二十億歐元,而人員傷亡超過2000。

諾德王國傷亡慘重?美國也好不到那裏去,超過120位美國千萬富翁慘死、價值超過三十億美元的貨物被毀壞。

美國官員不值錢、富豪才是關鍵,因此諾德王國的刺客們只針對富豪而非官員,畢竟掌控美國的不是美國總統,而是掌控著數千、上萬選票的富豪們。

看美國的歷史就能夠明白,殺死一位美國總統對於美國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可是如果破壞掉美國的經濟,那麽美國就崩塌接近一半。

美國各家族族長在那一段時間裏很是忐忑不安,為自己的安全他們只能讓美國總統停戰。總統選擇拒絕?那好說,換一任總統就是,實在不行暗殺掉也可以,反正美國被刺殺的總統已經不是一個兩個。但凡不聽話的就要有接受不聽話的覺悟,如果連這些覺悟都沒有,那麽活該你慘死。

美國和諾德王國只是一次試探性的交鋒而已,雖然局面還沒有明朗,可是新的世界大戰即將到來,只不過這一次各國都會有克制,盡量讓自己不要使用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