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諾德的國際影響(第2/2頁)

諾德的發展非諾德公民的功勞,如果沒有他們換做一個人到來依然有今天的諾德,但如果沒有諾德大公,諾德依然是一片荒土。

勞工們、諾德公民們付出辛苦,但他們同樣收獲金錢,從某種意義而言,他們對這個國家並沒有太大的貢獻,一切都是相對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的,簡單來說……他們沒有資格敘說這個國家。

這是其一,第二則是移民政策的事情,喜歡留在諾德歡迎,不喜歡隨時可以離開,諾德公國絕不強留,這條政策將會持續到拉格納家族統治結束。

諾德是君主制國家,今天是、未來也是,君主立憲以及共和制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任何妄言此事皆以叛國罪論處。

聚會、遊行、宣揚允許,但任何涉及到諾德皇室的言論、威脅到諾德皇室的利益,那麽同樣以叛國罪論處。

諾德大公就是諾德公國,而諾德公國並非諾德大公,這是諾德公國存在的根本意義。

凱特的強硬出乎全部人的意料,但同樣出乎意料的是,她的言論竟然獲得百分之八十以上公民的支持,網絡以及普通公民的談論皆是贊賞和認同。

沒有他們這些移民、內閣政府,只要有諾德大公,那麽換一批人依然可以成就今天的諾德,但如果沒有諾德大公,即便內閣官員再清廉有能力、公民忠心愛國,想要讓諾德發展到今天也是一條非常艱辛的任務。

新聞發布會之後,諾德官方宣布幾個消息,其一則是諾德皇家石油公司在西撒哈拉發展幾個大型油井,預計兩個月之後諾德的日產量將會達到三百萬桶,占據西歐進口總量的二分之一。

西班牙和法國第一時間同諾德公國簽訂進出口石油貿易合同,諾德皇家石油公司為未上市公司,但該公司的年利潤將會在全面提升之後達到三百五十億歐元。拉格納家族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家族。

1990年2月15日,英國與阿根廷恢復因福克蘭戰爭中斷的正式外交關系。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獨立。

世界各國的目光成功被這件事從諾德公國身上轉移到即將崩塌的蘇聯。

1990年第一次歐盟會議,有議員提議驅逐諾德公國離開歐盟,原因則是諾德大公殘暴不仁、行事毫無人權,這不符合歐盟的根本利益。

提議遭到拒絕,德國、西班牙、法國、諾德裔議員強烈抗議,這位英裔議員只好作罷,這非是英國政府的意思而是他的個人言論。

兩日之後該議員慘死於法國巴黎某紅燈區,據悉為吸毒過量、精疲力盡而亡,次日英國政府宣布罷黜該議員議員身份,同時對他進行調查,經調查結果,他在任期間曾多次進行受賄,貪汙金額達到三百萬英鎊。

五日之後,諾德首相史密斯訪問英國,同英國首相、女王親切會面,並達成高達二十億的貿易合同,兩國互稱最親切的友邦。

3月18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最後一次選舉。

3月21日,納米比亞宣布脫離南非獨立。

同一時間,諾德宣布將會以低廉的價格出售大量糧食給非洲各國,非洲糧食貿易發生劇烈變動。

3月28日,華夏宣布諾華奧迪公司一些車輛出現問題,強烈譴責諾德官方,希望他們能夠收回有問題的車輛,不要因此破壞諾華感情。

3月29日,華夏幾家國企單位拒絕簽署諾華鋼鐵公司的貿易續接合同,表示該鋼鐵集團的一些鋼材出現問題,需要考究之後再做定奪。

4月2日,諾德官方表示願意同華夏共享最新衛星技術,同時希望增加雙方的貿易,諾德皇家石油公司將會以低於市場百分之十三的價格每年出售一定數量的原油。

4月5日,華夏新華社報道,諾華奧迪公司是良心集團,積極收回有問題的車輛,諾德官方預計增加官方訂單。

4月6日,華夏幾家國企單位表示,經過檢測,諾華鋼鐵集團的鋼材沒有問題,之前純屬誤報。

4月8日,諾德官方抗議有關二戰時期日本侵略華夏的事實,該行為對華夏公民造成嚴重的損害,因該給予道歉。

同一時間,諾德官方同日本簽訂多方面合作,其中包括動漫影視、IT、電子行業、重工業,該合作最終額度將會達到兩百億歐元。

4月10日,日本政府對諾德的強烈譴責表示認同,同時對華夏造成的傷害表示歉意,日本官方將會組成訪問團隊在一個月之後前往華夏,前往烈士林園參加祭拜,同時對那些戰爭中遭到損害的家庭給予一些補償。

4月15日,日本政府參拜靖國神社。

對此華夏表示抗議,但日本政府依然完成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