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項羽的崛起 七、齊楚糾葛(第2/2頁)

高陵君顯出使楚國,是在項梁兵敗前夕,當在二世二年的九月。當時,項梁和田榮之間為齊國出兵一事正在進行外交交涉。高陵君顯是田榮的使者,他到定陶來見項梁。宋義是項梁的使者,他到臨淄去見田榮。他們在途中相遇會談,互相之間有了一定的理解。根據宋義對項梁軍將敗的預見,他們對於項梁以後的齊楚關系當然也會有所涉及。高陵君顯接受宋義的勸告,暫緩去定陶項梁軍駐地,得到項梁兵敗的消息後,便改道南下,直接去彭城見親政的懷王。懷王雖然沒有接受田榮要楚國殺田假的要求,卻接受了高陵君顯對宋義的推薦,任命宋義為楚國大將。

宋義出使齊國,在臨淄見齊王田市、齊相田榮,由齊國使者推薦,再從齊國回到楚國出任大將,他與齊國君臣上下的關系,自然是牢固地建立起來了。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相互推薦人選就任他國大臣,是結盟聯合的重要方式。縱橫捭闔於諸國間的客卿遊士,也由此在國內、國際間建立起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楚國接受齊國的推薦,任命宋義為大將,是對齊國表示友好,有利於齊楚關系的改善。宋義由齊國推薦出任楚軍大將,齊國成為他的外援,他自然成為楚國政權內影響齊楚關系的親齊派。他所親近的齊國政治勢力,就是齊國的當權人物田榮。

宋義出使齊國,是受項梁冷遇的差遣,宋氏與項氏之間,當然不和。楚懷王任命宋義為大將,另有一層用意是節制項羽,抑制項氏一族在楚軍中的強大影響。項梁在東阿救了田榮,事後,田榮不肯出兵攻擊章邯,成為項梁兵敗的外因之一,項羽由此怨恨田榮,成為楚國政權中的反齊派。未來項羽和田榮間的糾葛紛爭,根子就在這裏。項羽受到懷王的壓抑,屈居宋義之下出任副將。楚國政權內懷王勢力和項氏勢力間的矛盾,集中在宋義和項羽之間,同時,因為田假滯留楚國而引起的齊國和楚國間的不和諧關系,也集中在宋義和項羽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