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夏伯陽

張沖在禹王山據守20多天,幾乎每天每夜都有激戰,有兩次最為驚險。

這兩次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氣候條件非常惡劣,一次是晚上沒有一點星月之光,伸手不見五指,另一次則是晚上下起了滂沱大雨,視線被嚴重幹擾。

日軍就趁這兩次天賜機會,發起了兇猛進攻。

當初張沖收復禹王山時,除山頂殘留著一撮扛膏藥旗的鬼子外,還有一支日軍敢死隊退到了距禹王山山頂約50米的地方。這支敢死隊由於所處位置偏於死角,張沖派了兩個連進行驅逐,都未能將其趕走,只得暫時作罷。

讓人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支敢死隊,充當了兩次進攻的急先鋒,在他們後面,日軍後續主力不斷湧來。

經歷兩次激戰之後,駐守禹王山的前沿部隊僅剩300傷兵,實在支撐不住,不得不請求張沖從速增援。

張沖的作戰參謀已經安排好援兵,但被張沖給攔住了,他給前線指揮官打去電話:今天晚上我絕不會給你增援,不是沒有援兵,而是絕不可以增!

張沖的決定看似不近情理,其實卻是他多年實戰的經驗總結。

從援兵這方面來說,由於黑夜暴雨,即使趕到陣地,一時也弄不清日軍的位置方向,很難起到什麽作用,對於原先的守軍來講,很可能會因為有了增援就松勁,兩兩相加,負負得不了正,反而會使陣地丟得更快。

張沖告訴前線指揮官:我難,敵也難,何況我們還占著居高臨下的優勢,就是投手榴彈也比對方投得遠些。

從現在起,你們要靠自己守住陣地,別指望晚上會有人來增援。誰要想退,提頭來見!

掛完電話,張沖便披上雨衣,帶著兩個警衛員上了前線。

電話裏教訓人是一回事,以身作則就是另外一回事,那比所有大道理都更管用。張沖出現在第一線後,已經疲憊不堪的士兵們又重新振奮起來。

師長都冒著雨來督戰,那我們就算負了輕傷也不能下去。

300傷兵齊聲呐喊,不需援兵,他們先用手榴彈,再用刺刀將沖上來的日軍給趕下了山。

遭遇兩次險情,張沖感到那支日軍敢死隊很麻煩,一定要連窩端掉才能讓人放心。

上次神炮手連長點對點炮擊給了張沖很大啟發,他決定這次也動用迫擊炮,不過不用連長了,升規格,用旅長。

張沖還有個姓萬的旅長,是日本陸士畢業的,學的是炮科。萬旅長奉命親自發炮,20分鐘炮擊,敢死隊被殺得一幹二凈,還繳獲一批戰利品。

所有戰利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川義則賜贈的一把指揮刀。白川是“一·二八”會戰中的日方主帥,能夠把他的指揮刀賜人,說明這老小子對所賜之人是很器重的。

白川的眼光也許不錯,拿著這把刀的日軍敢死隊隊長平野慶太郎大尉,曾多次帶著敢死隊對禹王山造成致命威脅。可惜他的命不好,臨到頭來還是被張沖給“點”掉了。

張沖的卓越表現,令一旁的於學忠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直言整個徐州會戰,以禹王山之戰打得最為出色,是任何友軍不能與之比擬的。

當時有一批青年作家在徐州采訪,他們對張沖的足智多謀和勇敢善戰印象深刻,有人甚至把張沖比喻為夏伯陽,那個在蘇聯國內戰爭中所向披靡的傳奇英雄。

由於張沖一夫當關,磯谷師團企圖突破禹王山,直下徐州打通津浦線的計劃再次被粉碎,讓日本統帥部和華北方面軍都十分惱火。

台兒莊的失敗已經“有損於陸軍的傳統”,給你第2軍添了這麽多兵,卻仍然是一副熊樣,那還是下來吧。

第2軍司令官西尾壽造第一個下馬,接替他的是日本皇室成員——東久邇宮稔彥王,磯谷廉介跟著也被編入了預備役。

憶往昔崢嶸歲月,往事不堪一擊,台兒莊加上禹王山,原先都不是太出名的地方,卻連著撂倒了兩位本可“前途無量”的東瀛大將。

板垣征四郎之所以能逃過一劫,緣於他後來趁張自忠被換防,終於攻占了臨沂,總算可以有所交代了。

這一仗結束,板垣就跑回國內做了陸軍大臣,算是棄武從政,自此再也不用到戰場上去丟人現眼了。

在徐州會戰的前期,從李宗仁、白崇禧,到蔣介石本人,情緒上都十分樂觀,甚至希望重新復制一個台兒莊大捷出來,而滇軍的堅守也增強了大家的這種信心。

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張看不見的大網正在張開,並且離他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