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歌

如果說有奇跡,這時候的蔣介石應該是真心期盼奇跡能夠發生的。一兩個月,得到喘息的中國軍隊定然可以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南京或許可保無虞。

雖然朝中文武百官都已陸續撤離南京,但他還遲遲不願離去。

到12月6日,想不走也不行了,因為日軍已逼近南京外圍的第一道防禦線,遠戰開始。

在確定必須離開後,蔣介石一大早就驅車晉謁中山陵,作最後一次告別。

中山陵是國民黨的聖地,也稱得上是蔣介石個人的福地。

他曾經在這裏發起二次北伐,曾經在這裏完成“奉安大典”,也曾經在這裏削平一座又一座山頭,從而登上事業和權力的頂峰。

可是如今只能揮手自茲去——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將意味著的是暫時,還是永遠。

一邊“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另一邊卻“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歲月披離,人與人之間可以作為不同,可以性格迥異,然而到了那一刻,境遇和心情卻多有相似之處。

正值秋冬之交,梧桐落葉鋪滿過道,一座紫金山顯得那麽淒清,面對此情此景,他已無法完全掩飾自己的心情,開始神情悵惘,滿面郁悒。

一級級台階走上去,又一級級台階走下來,回過頭去,所有的景物都那麽熟悉,可即使是一草一木,如今也都在深深刺痛人的心靈。

歲月如同夢境,成功恰似虛幻,而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比人更強悍的始終是命運。

除了南京,除了中山陵,蔣介石需要鄭重告別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過去的死敵,如今的臣子——唐生智。

沒有這個人慷慨赴任,最後恐怕真的要由自己這個統帥來守城了。

患難見真情,你必須感謝他,不是以“主公”的名義。

蔣介石帶著宋美齡來到唐生智公館,當著面對他說:孟瀟兄,我知道你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卻要有勞你來守南京,我心裏很難過。

這句話頗令唐生智感動。

我是軍人,守衛城池本來就是軍人分內之責。現在,我還是要重復曾對你說過的那句話,就是“臨危不亂,臨難不苟”。

沒有你的命令,我絕不撤退!

臨別時,蔣介石告訴唐生智,雲南龍雲已答應出動滇軍抗日,那是一支很強的地方部隊,眼下已沿浙贛鐵路東進浙江。如果南京能多支撐一段時間,等滇軍到達後,必能先行緩解南京外圍的壓力。

我走了,你千萬保重身體。

12月7日淩晨,蔣氏夫婦駕機飛離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