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戰國風雲(第3/9頁)

一逃出來,楊森就將大衣脫下往床上一扔,連說:“笑話,笑話!”

他都沒搞清楚自己是怎麽敗下陣來的,只感到頭暈目眩。這次師生之戰,學生終於沒能贏過老師。除了楊森,當初的那幾個同盟者,也早已是敗的敗,逃的逃,一盤散沙。當時一首民謠這樣唱道:“羅心慌,李不忙,逼得楊森趕鄉場(即趕集)。”

羅是指羅澤洲,李自然是李家鈺,如今都成了難兄難弟。當然最難的還數被迫“趕鄉場”的楊森。劉湘把他的萬縣都給占了,有家難回,不得不抱著腦袋往盟友羅澤洲的防區跑。

跑著跑著,沒看到羅澤洲,倒離某諸侯的疆界越來越近。一看,是劉存厚。劉存厚也是八部同盟成員,楊森急忙向他求救,卻遭到了拒絕。

劉存厚如今可不再是什麽劉皇叔的接班人了,甚至於受其所累,武備系都衰弱到不行。這兄弟大多數時間不過縮在角落裏苟延殘喘而已,要不然他也不會鉆在八部同盟裏,跟李家鈺這些後生小輩擠在一塊了。

劉存厚誰也招惹不起,又眼看著同盟軍已經完蛋,他哪裏還敢再引火燒身。

楊森氣急敗壞,說你要不派兵支援,我就全軍退到你的駐地裏去。

對於彼時的劉存厚來說,外面的世界全是狼,楊森亦是其中一只,而且還是一只眼睛通紅、饑不擇食的餓狼。放他進來,自己就沒得活了。可要派兵,又怕挨劉湘的揍,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取中庸之道:允許楊森經自己的防地過境,然而不得逗留。

劉存厚讓開通道,楊森玩命狂奔,跑到了羅澤洲的屋檐下,才總算把一口氣給喘勻了。

再看跟隨自己的部屬,僅剩一萬多殘敗之師了。

在失去原有地盤後,楊森僅靠李家鈺、羅澤洲接濟維持。由於給養異常困難,士兵每天只能吃兩頓稀粥,長年累月穿一套軍裝,那軍裝都快給穿爛了,出去了若給根竹棒和破碗,就是活脫脫的乞丐。

士兵紛紛逃亡,楊森連下格殺令,仍不能禁止。

怎麽辦?窮急之下他想出一招,之後果然沒什麽人跑了。

外界的人不知究竟,奇怪楊森有何妙法。一打聽,原來竟是“脫褲術”:他下令士兵每晚都要把褲子脫下來上交,第二天早上才能發還。

提起這事,楊森還挺得意:“他(指士兵)沒穿褲兒,兩胯光溜溜地吊起一錘,看他朗格逃嘛!”

大家啼笑皆非,有人打趣,楊森又變得正經起來:“饑軍政策,是要有這些辦法的,有啥可笑呢?”

其實楊森這麽做不光是為了防止士兵逃跑,還有另外一層重要的原因是要保護軍服——也就是身上那套破爛不堪的乞丐裝,你還別嫌它破,楊森可再也提供不出第二套了。到時穿沒了,總不能“兩胯光溜溜”地去打仗吧。

轉眼到了寒冬,楊森的部隊連棉衣都沒有,凍得直哆嗦。四川各軍看他可憐,發起集體募捐活動,你湊一點,我湊一點,給他寄去棉衣費,才把那年冬天給熬了過去。

出來跑江湖,丟什麽都不能丟面子。楊森弱爆了,哪有什麽面子可言,這個昔日戰神級的人物至此身份大跌,時論將他和李家鈺、羅澤洲擺在一起,稱為“李羅楊三將”。李、羅在川中只能算二等將領,楊森還排在他們之後,可見其有多麽落魄。

在這場被稱為“下川東之戰”的戰役中,劉從雲雖未直接參與指揮,但毫無疑問居功至偉,劉湘及其部將都對其佩服到五體投地。

劉湘向以布局謹慎得當著稱,通過這次戰役的前前後後,他才發現,自己原來漏洞不少。

“下川東之戰”前,未聽劉從雲的話,硬要買軍火,黃了。然後,只記得要把軍火要回來,沒想到調兵備戰,差點就慘了。

甚至於在戰役臨近結束時,劉湘又不小心出了昏招。

在“錦囊”中,劉從雲曾特地囑咐劉湘,讓他在對付楊森時盡量適可而止,不要把戰線拉得過長,更不必打到萬縣。因為萬縣有劉從雲所設的傳道館,一方面可以憑借信徒們的力量,迫使已精疲力竭的楊森就範,另一方面也能顯示“孔孟道”的“神通廣大”。

可是劉湘殺得興起,收不住了,乘勝把萬縣也給攻了下來。這下爽是爽了,子彈卻快打沒了,劉湘的臉色頓時煞白。

萬縣是楊森的老巢,在老巢被攻占的情況下,他已無退路,如果拼死反擊,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幸楊森已經魂飛魄散,早已想不到要發起反擊,但劉湘在下川東的處境仍異常危險:一旦諸侯們發現你實際虛弱不堪,連子彈都沒了,即便是其中最小的諸侯也能乘機奪取重慶。

又是劉從雲的一句話解了困。

戰前,劉從雲對使者說,“到了明年或者可以取回一些子彈。”這話竟然也兌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