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這次重新整理出版的《紅軍長征記》,參考了上述幾個版本,各取所長,力求完整地反映長征過程。編輯時以1954年《黨史資料》版為底本,又補充了一些文章。全書共分四個部分:

(1)綜述:陳雲、施平、幽谷、楊定華的六篇長文章,是1935年至1937年間發表的較全面介紹長征的綜合性敘述,有助於讀者了解長征的基本脈絡。放在首篇的是陳雲1935年10月15日發表的《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書記處會議上關於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情況的報告》,從時間上是最早介紹長征的文獻,但發表時間卻是最晚的,直到去年才從共產國際的歷史档案中轉譯,由《黨的文獻》發表。因為它是正式的報告,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除幽谷的文章外,1954年和1955年版的《紅軍長征記》已發表過,現全部收錄。其中陳雲的《隨軍西行見聞錄》、施平的《英勇的西征》、幽谷的《二萬五千裏西引記》又經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整理,分別發表在《紅旗》和《黨的文獻》上。這些經過考訂和注釋的文本比較準確。楊定華的《雪山草地行軍記》1948年東北書店版有段“前言”,1955年版的《紅軍長征記》刪去了,現予恢復,以保持歷史原貌。

(2)回憶錄:收錄100篇文章。其中93篇是從1954年《黨史資料》上收錄的。這些文章,我們盡可能考訂作者身份(有多篇作品的,在第一篇中作注釋),對一些明顯的錯誤作了修訂,並對部分內容加以注釋。其中李一氓的《從金沙江到大渡河》1954年版刪減了原稿約3000字。我們認為這些內容反映了當地民俗和長征生活,並非可有可無,現據原稿恢復。另有何滌宙、莫休、謝扶民、黃克功、李月波等7篇文章是補輯的。李月波的《我失聯絡》原為1942年版收錄,後被刪去。我們認為這篇文章反映了掉隊的紅軍戰士以堅強意志經歷了生死考驗,終於追趕上部隊,情節曲折。在長征中掉隊是難免的事,許多人因此被國民黨和地主武裝殺害。我們不應回避這些事實,應當從作者的文章中感受革命的艱難。何滌宙的《遵義日記》《絕食的一天》和莫休的《一天》也是根據1942年版恢復的。謝扶民的兩篇文章原來未收錄,今據中央档案館存件整理。黃克功屬有爭議的歷史人物,因戀愛殺人受到制裁,曾在陜北轟動一時。但是他在長征中的功績不應抹殺,所以將他寫的一篇回憶錄整理發表。回憶錄之外還有曙霞創作的兩首詩,抒情之余也可補充史實。

(3)紅軍歌曲:收錄了12首。這些只是長征中創作的紅軍歌曲的一部分。其中《長征歌》有詞無曲,1942年版注曰:“《孟姜女哭長城》調。”如有研究音樂史者,可以對照民歌旋律演唱。《兩大主力會合歌》在1964年演出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被改編為《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歌》,現恢復歷史原貌,供研究。還有幾首歌曲是根據原有旋律填詞而成的。例如《渡金沙江勝利歌》和《打騎兵歌》都是根據江西蘇區紅軍歌曲《粉碎敵人的烏龜殼》填詞改編的,而其旋律又來自沈心工的民歌《竹馬》。《再占遵義歌》是根據蘇聯紅軍歌曲《送行》的旋律填詞改編的。明了這些傳承關系,對研究長征時期的革命文藝是有幫助的。

(4)大事記和裏程表:陸定一編的《長征大事記》雖然只記到遵義會議之前,但將每日各部隊的行動位置一一標出,可以更準確地了解長征經過。現據中央文獻研究室整理發表的版本收錄。其余的三個附表,《紅軍長征記》各個版本均有收錄。

但是,由於整理者掌握的資料有限,在書中也留下了一些遺憾。例如楊定華、莫休、曙霞、斯頓四位作者,目前還無法確認其身份。只好暫付闕如,有待熟悉他們的老紅軍和專家指教,在今後的修訂版中補充。

綜上所述,這次整理出版的《紅軍長征記》可以說是收文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版本了。希望讀者能夠溫故知新,重新體驗歷史,學習紅軍精神。也希望能為研究長征的學者提供一份可靠的史料,使長征研究向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