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繼往開來(128)死當如是

薊城大道絕對是現在的薊城的一大景觀,原本這條道路自東城門處一直延伸到薊城王宮,數裏長的街道被修得筆直,一進城門,便能看到遠處巍峨的大漢王宮,而自薊城改擴建工程開始之後,最先動工的便是這條大道,由於城市的擴大,這條道路現在被延伸了近一半,寬度也比原來拓展了一倍。中間是寬闊的主道,足足可以容納四架馬車並駕齊驅,不過因為王上的建議,這條主道被用黃色的塗料自中間一分為二,不管那個方向之上,一律只許靠右行駛。起初薊城人對這個規定大惑不解,心中只道咱們這位大王也管得太寬了,居然走路靠那邊也要規定,不過在規定實施了數月之後,人們才恍然大悟,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居然讓這條大道的通行變得順暢了許多。

這條被高遠命名為漢道的大路,原本就是薊城最為繁忙的一條道路之一,平素裏車水馬龍,經常擠得水泄不通,但現在,基本上看不見這種場面了。

主道的兩邊,一排排數米高的四季長青樹枝葉繁茂,冠蓋如雲,磚砌的花壇裏,一些花期較早的品種已經迎著朝日綻開了笑臉,片片青草之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花兒,花壇之後,便是一排排的商家店鋪了。

重建之初,漢道被作為重點重建對象,所有的房屋都被拆毀重新建造成了統一的規格,清一色的三層樓房猶如兩支整齊的軍隊一般,肅立在漢道的兩側。這兩排房屋與中間的漢道一齊,也是大漢王朝在建築之上最新技術的應用,拋棄了以前的木石結構,而全部改做了鋼筋水泥結構。

郭荃在建設東西交通大動脈的過程之中,發明了水泥的應用,這種硬化路面的產物的發明,使得他在修建道路的硬化之上的成本大大降低,以前想將路面修得堅固不懼雨雪,成本之高昂是最讓郭荃頭痛的事情,水泥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在修築橋梁的時候,一名大匠師提出的將鋼筋與水泥結合起來作為橋梁的主幹,橋墩等在實踐之中也得到了證明,這使得大漢的在建築史上向前大大邁進了一步,而且速度大大加快。

高遠對這項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大為驚喜,要知道,這兩樣東西完全與他無關,而是工匠們在實踐之中自己發明或者實驗出來的東西。

開發民智,這一直就是高遠想要的東西。

這兩項技術第一時間便被高遠下令應用在漢道及其兩邊的建築之上。

高遠的這個命令,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擺威風,顯闊氣,要知道,漢道作為大漢王朝的標志性建築,為接下來的推廣這兩項技術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漢道峻工之後,水泥以及水泥框架結構的房屋在薊城迅速被推廣開來,以至於老城外圍的新城建設基本都采取了這兩項新的成果。

薊城的水泥硬化路面,一直都在不停地擴展之中,高遠估計到了今年年底,薊城新老城的路面都將完成路面的硬化,自此將告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冏境,一個幹凈,整潔的大漢首都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對於漢道兩側的商戶來說,今天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日子,因為三天之前,他們便接到了通知,今天,漢道兩側的所有商戶將暫停營業。一大早起來,商戶們赫然發現,道路的兩旁,全副武裝的青年近衛軍士兵已是如同標槍一般挺立在道路兩側,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所有士兵的頭盔之上,都別著一朵素凈的白花。

自王宮伊始一直延伸到遠方,竟然全都已經被戒嚴了,昔日熱鬧的漢道之上,今日空空如也,慢慢的,商戶的門前開始聚集起來人潮,漢道不許上,但這商戶門前的通道倒不禁人行走,漸漸的,大家終於知道了今天是一個什麽日子。

大漢工部尚書郭荃的靈樞今日回京。

郭荃之於薊城人的存在感實在太弱,倒是前幾天工部的窩案讓薊城人新鮮了一把,大漢自建國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公開審判,處決一位高官,史無前例之事,自然讓薊城百姓記得了這位工部左侍郎。

不過工部剛剛出了大案子,這位工部尚書之死,怎麽還得到了如此高規格的待遇呢?大家在詫異和不解之中,互相詢問,打聽,郭荃的一樁樁事跡,一點一點的在口耳相傳之,在漢道兩側開始彌漫開來。

“哦,原來是這樣啊!”

“兩條大道都是這位郭尚書修得啊!”

“他一直都在工地的最前沿指揮,極少坐在衙門裏啊!”

“那說起來,這可是一個好官呢!”

安靜的街道兩側開始響起了嗡嗡的議論之聲。

朝陽初升的那一刻,王宮方向響起了悠揚綿長的號角與鐘鼓之聲,一行人自王宮方向緩緩而出,隨著這群人的行進,漢道兩側的百姓都安靜了下來,因為走在最前面的,身著王袍,頭戴王冠,雖然他們都不認得,但自然知道這便在大漢之主,漢王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