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割袍斷義

欲取代郡郡城西陵,就必須拿下南彰,而想要拿下南彰,就必須先拿下鶴峰與建利,趙牧從知道趙拙死於邯鄲之後,便知道趙王必然要趁此機會,一勞永逸地取了代郡,徹底抹去子蘭這個讓他不省心了幾十年的同族王兄,趙牧別無選擇,只能快速出兵,想要在子蘭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先取了南彰。

不得不說,趙牧對於趙王的了解,或許比趙王對自己的了解還要深,當趙王的王命送到趙牧手裏的時候,他的軍隊已經到了代郡,最初幾戰,極為勝利,代郡顯然沒有如此神速的反應,但在趙牧連取數縣,直逼南彰的時候,作為南彰門戶之一的鶴峰,卻將他牢牢地擋了半個月。

速取南彰的計劃已經破產,現在,南彰想必已經是重兵雲集,想拿下比鶴峰不知難打了多少倍的南彰,趙軍必須付出他們不想付出的代價。

而且,鶴峰一戰,讓趙牧砰然心驚,他知道子蘭在代郡的威望極高,但萬萬沒有想到高到這種地步,舉城軍民,為了替子蘭爭取時間,竟然願意為子蘭去死。

事後想來,這一切,難道不是趙王一手造就的嗎?子蘭受封於代郡,本來就是趙國最大的一個郡治,這麽多年來,為了削弱子蘭的力量,趙王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趙王一手促成了今日代郡只知有子蘭,不知有趙王的局面。

趙牧是了解趙王的,但他並沒有猜到趙王對他隱藏的太深的疑忌之心,特別是在對於他與子蘭的私交之上,就在趙尚兵發鶴峰的時候,他再一次收到了趙王的命令,這一次是讓他回邯鄲坐鎮,討伐代郡由趙杞全面負責,這等於是變相剝奪了趙牧的兵權,從此以後,趙國兩支最大規模的軍隊,一支落到了趙杞手中,一支落在了荊如風手中,趙牧,成了一個空頭太尉,回到朝堂,他能做的,僅僅是出謀劃策而已。

或者,他的出謀劃策,不見得還被采用。要不是顧忌趙牧在軍中的威望以及對其它國家的震懾,趙王也許已經有了讓他解甲歸田的心思。

孤燈淒影,趙牧寂寞地擦拭著他的寶劍,從此以後,寶劍歸匣,明珠蒙塵,自己只怕再也難以上戰場了。

鶴峰一戰,讓趙牧明白,代郡不是那麽好打的。如果自己能快刀斬亂麻,不給外界反應的時間,才是最好的結果,但現在,一個鶴峰便讓趙軍舉步維艱,這也讓趙牧意只到,從子蘭解除相位回到代郡,恐怕他就在準備這一天了。

趙杞,能是他的對手嗎?

秦國會眼看著子蘭快速倒下麽?不錯,他們是想拿回山南郡,但他們更想看到趙國這場內亂長久地持續下去,最好是打成一窩亂仗才最符合他們的心意。

子蘭的盟友,高遠,會眼睜睜地看著子蘭倒下麽?不,他也不會,雖然他正在征戰東胡,但就算是從牙縫裏擠,也會擠出一些兵力來幫助子蘭。

與燕國盟約,讓燕國對高遠施加壓力?這只怕是個笑話,檀鋒周玉,又何嘗不想看到趙國再衰弱一點,好讓他們能重奪五城?

趙牧只覺得眼前一片黑暗。

或者,他只能寄希望於子蘭能識大體,明大義,放棄抵抗,雖然不能在呆在趙國,但子蘭總是可以流亡他國的。

他放林森回去,就是要借助林森的嘴,告訴他鶴峰一戰的慘狀,告訴他滿城軍民盡皆為他死了的真相,子蘭也是趙國人,他難道願意看著趙國就此衰落下去嗎?他與趙王,總必須要倒下一個。趙王既然在邯鄲,那倒下去的就只能是他子蘭了。

嗆的一聲,趙牧還劍入鞘,頭上的白發,似乎更多了一些。

不論子蘭選擇走那條路,自己與他數十年來的友情,終歸是走到了盡頭。

南彰,子蘭卓立城頭,作為代郡郡城西陵的門戶,南彰地勢險要,依山傍水,城池規模是鶴峰的數倍,城內有居民萬戶,近十數萬人,從戰事爆發起,子蘭便坐鎮在這裏,開始撤離南彰的百姓,而一路路的代郡郡兵則從後方匯聚而來,融入了這座城市,更多的青壯自願留了下來,編練成組,作為預備隊,代郡現在雖然只有軍五萬,其中二萬人,還在山南郡,但現在守南彰的,便有了近三萬人,雖然這其中,只有正規軍一萬余人,其余的,都是從各地趕到南彰的民勇。

子蘭這數年來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他采用了高遠的建議,在編練新軍的同時,讓退役的老兵,軍官在鄉間編練義勇,閑遐之時操練行伍,原本只是為了有朝一日抵抗秦軍,卻沒有想到,這些舉措,現在竟是拿來抵抗趙國的常備軍,抵抗自己的老朋友趙牧。

林森虛弱之極,現在是躺在一塊門板之上,他的傷不輕,趙牧放了他之後,他單人獨騎,狂奔上百裏到了南彰,見到子蘭之時,只剩下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