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保康縣

河間府,保康縣。這是一個與匈奴控制下的草原接壤的縣治,雖然名為保康,但其實卻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地方,以前匈奴人就如同收割莊嫁一般,一年總要來那麽一回,長年下來,保康邊線近百裏的所在,竟然是渺無人煙,上好的田地,完全都荒廢了,只有在靠近縣治所在地周圍幾十裏,方才能看見一個又一個的村子,一旦有事,這裏的百姓便可以直奔縣城去避難。

但是長年以來,匈奴人卻只是在邊境上襲擾,倒是沒有長途奔襲上百裏來打保康縣治所在,這也讓保康縣周邊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看了這裏,你是絕不會想到,這個圈子之外,便是荒涼無人煙的所在。

今天秋天,情況好了許多,匈奴人在夏天中了秦人的計謀,被殺得大敗,連匈奴王也被割了腦袋去,匈奴不復往日之盛,便有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向外面擴展,畢竟縣治周圍那些土地,價格已經高得不象話了,而且越來越向一些有錢有勢的人手中集中,別看那一個個的村子人煙稠密,但實則上,這裏的人大多都是租戶,租子別人的田地,辛苦一年,交了租子,完了賦稅,剩下來的已經是不多了,家裏如果人口多了,那是鐵定無法吃飽飯的。

越來越向少數人手中集中的土地,和越來越多的人口相悖逆,時常便有亂子發生,不是地主恃強奪了佃家的土地,讓佃家無路可走,便是佃家被逼得無可奈何之時鋌而走險,殺主奪財然後逃之夭夭的事情,也不是沒有。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保康縣的縣令吳慈安便下達了一條命令,從與匈奴接壤往內五十裏之內,但凡有誰願意去墾荒的,誰開墾出來的田地便歸誰所有,縣府會給他新的地契,承認他的所有權。

那些土地,荒蕪多年,但以前可都是良田,只要肯下功夫,最多一年功夫,便能將其重新變成肥沃的田地。

此令一下,保康縣的那些無田佃戶們可就都激動起來了,以前不敢去,那是因為有匈奴人不斷地來劫掠,去哪裏,基本上便是提著腦袋玩命的勾當,小門小戶的老百姓,不求富貴,不求通達,只求能風調雨順,平平安安,寧肯窮一點,苦一點,也不敢去哪裏,但現在不同了,匈奴已經敗得一塌糊塗,再也不會有大規模地劫掠了。

但就在無數佃戶們收拾家當準備去墾荒,同時也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河間郡將陳瑛率領的三千河間精銳在草原之上全軍覆滅,被殺了個一幹二凈,一個也沒有跑回來,這個消息如同兜頭一盆涼水,將這些佃戶們的熱情全澆滅了,打包好的行禮重新散開,收拾好的行裝又放回了原處,原來草原之上,那些兇惡的匈奴人,並沒有完全滅亡。

消息傳來之時,吳慈安也是驚得一蹦三尺高,但接下來的事情,卻大大出乎大的意料之外,那股消滅了陳瑛三千軍隊的神秘隊伍消失的無影無蹤,不論是他,還是最後從河間郡派來的特使,都沒有找到任何的蛛絲馬跡,只是從死亡士兵的身上的傷口分析,是匈奴人下的手。

雖然那股力量再也沒有出現,但河間郡仍然重新派出了三千士卒駐紮在保康以憊不患,半年過去,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三千士卒被調回去了兩千,因此為此,河間郡主嚴聖浩已經有了新的目標,他需要集中自己的精銳去向某人示威。

但經過這麽一頓折騰,吳慈安苦心冥想弄出來的這麽一個安民之策便化為了泡影,無論他再怎麽勸說,已是沒有一個百姓願意去冒險了。眼看著冬天已至,城裏的流民越來越多,吳慈安臉上的皺紋愈發的深了起來。

他不能趨趕這些人出城去,因為這些人也是他麾下的子民,只不過冬天一到,他們無處可以避寒,無地可以乞食,便只能來到繁華一些的縣城求生。

有事做時,這些人便去打零工掙些飯食,如果無事可做,自然便會偷雞摸狗,敲詐勒索,是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是保康城內治安最差的時候,這樣的情況一直要持續到明天開春天氣暖和起來方才作罷。

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了,因為城裏還有一千郡兵。

保康是邊境縣,城池造得較高高大,與扶風一樣,想要硬攻,是不大可能的,保康原有五百縣兵,再加上一千郡兵進駐,保康在安全之上倒是無虞,別說是現在匈奴勢危,便是匈奴強盛之時,想要硬攻城池,不付出巨大代價也是不可能的。

“吳剛啊,這幾個月,你可要打點起精神來,一定要確保城內以及外面各村的治安,每年這個時間,都是最難熬的,大雪一下,日子便難過,總有些過不下去的人,會鋌而走險的。”看著自己的本家侄子,也是保康縣尉的吳剛,吳慈安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