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外交”與上海局勢(第2/7頁)

“這是一股無法忽視的強大力量。我覺得不拿下上海,太平天國是不行的。”理文來到上海後,逐漸感到上海關系到太平天國的未來前途。太平天國是從窮鄉僻壤的廣西內地起家,它必須有一個對外的大窗口。若不很好地通通風,就容易腐爛枯萎,清新之風會給國家帶來養分。不管從哪方面說,上海就是這通風的窗口。

“我也這麽認為。”譚七第一次來上海,“若不拿下上海,前途就堪憂。但要想拿下上海,又不能不同小刀會發生關系。”

“小刀會是個兼容並包的大組織,裏面並非沒有派系。”

“是的,有不少像青巾會、百龍黨之類的可怕組織。不過,不知什麽原因,大家都團結在劉麗川下面。”

“那家夥其貌不揚,不知哪裏來的魅力。聽說他是個矮個子,三十多歲了,卻長著一張孩子般的臉。”

“見見面還是必要的,東王要聯系的事,可以暫時不提。”

“嗯,我覺得可以。”

用現在的話來說,劉麗川身上具有天生的領袖資質。他不是個威風凜凜的偉岸丈夫,可人們都推戴他當領袖。據譚七調查,劉麗川是廣東香山人,在香港參加過三合會。三合會與其說是天地會一派,不如說更接近於它的別名。它是秘密組織,名稱也帶匿名性。據說,“三合會”這名稱起源於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結合之意。

“反清復明”運動由鄭成功所開創,根據地在台灣,組織采明太祖洪武皇帝帝號,稱“洪門”。洪門逐漸受到當局注目,因而就避開這個名稱,改為“三點會”。三點是三點水偏旁之意,暗示“洪”字。三合會也是洪門匿名組織之一,另外還有“哥老會”等。在清代,白蓮教常在華北發起反政府運動,每次都遭鎮壓。但白蓮教殘黨,除其宗教色彩外,在政治上還吸收了洪門觀點,秘密結黨,這就是“大刀會”。大刀會擴大到華中一帶,稱為“小刀會”。文獻雖無詳細記載,但據說它極富有戰鬥性。台灣、福建、廣東等地的三合會眾,來到上海後,自稱小刀會,它和上面所說的小刀會不是同一組織。以前小刀會的勇敢鬥爭事跡到處流傳,所以各地紛紛仿效,皆自稱小刀會。據說福建、新加坡,都有這種組織。

上海辟為商港後,僅十年工夫,查頓—馬地臣、顛地商會等外國大公司紛紛在上海建立商號,而其中的中國職工一般也都從香港隨之來到上海。上海的當地人當時反而不熟悉對外貿易業務。不僅是為外國商館所雇用的人,就連在香港、廣州與外國商館有過買賣關系的中國人,也大多遷居到上海。當時上海人口,一般認為,約有二三十萬,據說其中廣東人有八萬,福建人有五萬,兩省人占了上海人口一半以上。

上海小刀會主要是廣東、福建的三合會會員,人數當不在少數。

面色不太好——這是連理文見到劉麗川的第一個印象。他的樣貌確實可以說像兒童,但令人擔心的是,他面色發暗。看到這種面色,時人立馬就會想到——啊,抽鴉片的!

“聽人說不準要神像。”劉麗川說話的聲音令人感到意外地親切,他好像對太平天國很感興趣。

“是的,這方面的紀律非常嚴。”

“耶穌教我從洋人那裏聽說過,並不是什麽新東西,只是它能號召起這麽多人,倒令人有點不解。”劉麗川在香港長期待過,對宗教問題很容易理解。他在香港跟外國商人做過砂糖交易,還可以說幾句蹩腳的英文。

“我也有感到不解的事。”理文道,“像您這樣溫和厚道的人為何受那麽多人的推戴呢?”

劉麗川少女似的抿嘴笑了笑:“我想是因為我幫助了別人。”

劉麗川初來上海,臨時學了點醫道,當了醫生。據說,他開的方子很靈,病人蜂擁而來。他是到上海經商的,根本沒想到要當醫生,他給人家診脈開方,一個錢也不收。免費診療、出錢不醫,是他的招牌。

“是因為治好了許多人的病,而且還不收錢嗎?”

“我若是醫生,當然要收錢。但我不過是在香港租了醫生家的房子住,耳濡目染,學了點醫術,給人家看病。從情理上說,不應收錢。”

“原來如此。”

在這少有人懂情理的世上,他通情達理,自然受人愛戴。不過,他卻是奇特的人,他的本行是經商,據說幹得也不錯。若說他一開始就瞅準了行醫有效果,那應該說,他很懂策略。

“但是,在買賣上,一厘錢的利益我也是要爭的。我跟溫章先生就激烈地競爭過,您大概也聽說了吧?”劉麗川說著,又靦腆地笑了笑。

這種笑也許也是他吸引人的魅力之一吧!理文心想。將來自廣東、福建及當地的各色人等團結在一起,可不是簡單的事。首先,不能讓任何人產生恐懼心理,否則就不可能承擔這樣的工作。若是同鄉,事還好辦,要是對其他地方的人進行強制性領導,不僅會使對方心生恐懼,不信任,還會遭到抵制,保不住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