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血戰(第5/7頁)

“太平軍進來啦!”

聽到這一聲喊,北面和東面的守門部隊全都逃進了滿城。應當說這是自然的,他們的任務是防禦敵人進攻,他們正在盡自己的職責。可是,別的地方發生潰決現象,他們若堅持在城樓上不動,就會被太平軍這股洪流所沖走。北面和東面城門上也無人,太平軍用同樣辦法打開了城門。外城已是太平軍的天下,敗殘的清軍全部逃進了滿城。內城大多是旗人。太平軍攻打內城時,呈現出一片民族復仇戰爭的景象。這情況大大背離了太平天國的理想,但是,誰也無法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理性的呼籲恐怕不可能撲滅民族意識的烈火。

“韃虜,報應到啦!二百年前的仇恨,馬上要洗雪啦!”

“韃虜從中原滾出去!”

“對,把韃虜趕出去!”

“回到草原上去放羊吧,他們只配幹這種活兒。”

“趕出去?沒出息!不是趕出去,應該統統殺掉!”

“對,不給韃虜留一個種,斬草除根,統統殺光!”外城的太平軍將士們互相議論著。

南京城及周邊屬於江寧府,外城中的南邊是江寧縣,北邊是上元縣。

上元縣令劉同纓親自率軍作戰,二月十一日黎明,太平軍大部隊從三座城門源源不斷地進入了外城。劉同纓知道這一情況後,在縣衙門上用朱筆寫了這樣的話:“示賊:毋害我百姓,願以身代。”

縣衙前面有座升平橋,再往南就是燈紅酒綠的秦淮妓女區。自南京被太平軍包圍後,管弦之音已從這一帶消失,不再飄溢著脂粉香。

這花街柳巷的旁邊,就是府學和貢院。想一想也真令人好笑。府學是府最高等的學校,貢院是文官考試的考場。省一級科舉考試就是在這裏進行的。書生們在縣級初級考試中及格後,稱作“秀才”;到這裏來參加下一階段考試,及格就稱為“舉人”,取得北京會試資格;會試及格,經殿試,才成為“進士”,這樣就獲得了特權階層的身份,遠大前程得到保證。省城都有貢院,一旦發生戰爭,一般都轉用作兵營。這種建築物一年中只使用幾天,當然要轉作他用。

從三座城門進來的太平軍,從城內攻打其他各座城門。說是攻打,其實基本上沒有戰鬥,守門的清軍大多不戰而逃了。聚寶門一被打開,在雨花台伺機行動的太平軍徑直通過大橋,進入城內。這橋叫聚寶橋,又名長幹橋。從城門向北伸延的一條筆直的大街,通往上元縣衙,路右邊是貢院,左邊是江寧縣衙。外城的這條大馬路,起名大功坊。

衙門裏空無一人。江寧縣令張行澍來到上元縣衙。

“我來向你告別。”張行澍道。

“該來的日子已經到來了。”劉同纓答道。

“你已預料到了嗎?”

“看看周圍,恐怕不能不這樣想吧。”

“你在縣衙大門上用朱筆寫了那幾行字,你覺得那會有什麽用嗎?”

“我沒有考慮什麽效果,我是把自己的心情坦率地寫下來。說不定會發生什麽無法言說的情況啊!人在將死時,還是想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的。”

“那麽,我也回縣衙門上寫幾個字吧。”張縣令起身告別。

“已經沒法坐轎子了,把敝縣的馬借給您吧,馬可以不必還了。”

這時,縣書辦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賊軍來到那邊了……盧妃巷對面、武學那兒,賊軍的旗子……”大概是嘴裏發幹吧,書辦沒有把最後一句話說完。武學是在上元縣衙西邊,離縣衙很近。

“南邊呢?”江寧縣令問道。江寧縣衙是在南邊。

“聽說聚寶門已被攻破了。”書辦咽了一口唾沫,露出痛苦的表情。

“我要趕快走了。還請借匹馬吧。”張行澍跨上衙門雜役備好的馬,揚起鞭子,喊了聲“再見!”

劉同纓也回喊了聲:“再見!”

這兩位縣令,誰都明白不會再次見面了。張行澍沒有回到縣衙,剛剛跨上四象橋,就被從聚寶門湧過來的太平軍包圍了。

“啊!”張行澍大喊一聲,身子從馬上懸空跳進河中。他就這樣殉難了。

這時,在上元縣衙大門前,翼王石達開正在默讀那幾行朱字。他英俊的眉毛微微顫動。

“願以身代,說得好!妖人中也有個別好官。這縣令是好官,不準殺他!”

“那就把他帶來吧。”翼王部下搜查了縣衙,劉同纓待在最後面的房間裏。

“請你跟我走一趟。”

“上哪兒去?”

“翼王就在這附近,他要召見上元縣令,要我們好好地把你帶去。”

“什麽!翼王?翼王是什麽人?未聽說本朝有翼王,那個翼王是假的!”

“太不像話了!翼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的頂梁柱。”

“什麽!賊子的頂梁柱?這根頂梁柱還是給我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