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帝會到天地會(第4/6頁)

“武器收集得怎麽樣?”她跟李群商量道。

李群是她堂兄,掌管天庫。“差得遠呢!”李群搖頭,“不過有辦法。”

“什麽辦法?”

“不要進攻大城鎮,打小地方,把繳獲品換成武器,然後再幹大城鎮。”

“什麽地方下手好?”

“最好是可以把繳獲品立即處理掉的地方,我覺得北泗可以。那兒靠河,可以立即上船。”

“北泗南邊河裏確實有官庫。不過,那裏有官兵呀!”

“聽說北泗官兵最近要開到北邊去。李沅發還在桂林南邊呢。”

“這我聽說過。據說提督們挨了兒皇帝訓斥,十分焦急,不幹掉李沅發,他們太丟面子了。連北泗看官庫的軍隊也要調動嗎?”

“這是可靠消息,不會錯。”

“好,就這麽決定!”不愧是一黨頭目,李新妹決斷迅速。

“北泗官兵一調動,第三天就進攻北泗。”

軍隊出發三天,北泗有事,不可能馬上返回。文武高官有的受斥責,有的被革職,起因都是李沅發占了新寧。不滅李沅發,大清帝國威嚴掃盡。政府明知地方上有小股造反軍,卻不能把有限的武力分散。無論如何也必須集中全力來對付擁有數萬人的李沅發。時機對李新妹有利。最初,她計劃攻打擁有五萬人的賓陽,但人數和武器都不足,因此采納李群的建議,改攻北泗官庫。

果如所料,北泗官軍大部分已向北移動,只留有八十名士兵。不過廣西已動員團練去加強那裏的警備力量。聽到這個消息,李新妹冷冷道:“團練沒什麽。這些家夥會為保護官府倉庫賣命嗎?要是保護他們自己的村子,可能還會賣點力氣吧。”

她說對了。當她進攻時,團練帶頭跑了。不是敗逃,而是溜號。他們熟悉地理,知道該怎麽逃。那些從桂林派駐在這兒的官兵,扔下武器,四處逃竄,最後都投降了李新妹。八十名官兵大多是年老病弱,都不中用。

“這不像是打仗呀!”連理文也參加了這次進攻。

確實不像打仗。黃昏夕暮,新妹軍遠遠把北泗官庫圍住,以槍聲為號,四面八方齊聲呐喊。新妹的部隊有些武器,但沒使用的機會。

指揮沖鋒隊的一個小夥子在旁開玩笑:“我們靠喊的,今後要練習練習怎麽喊了。劍術和洋槍起不了多大作用!”

“不會永遠這樣。這次驕傲,以後定要吃苦頭!”李新妹道。

掠奪了官庫,李新妹決定率隊盡快撤退。兩千人的隊伍,不能像李沅發那樣橫沖直撞,只能采取遊擊戰術。隊伍分成五隊,走不同路線,在約定地點集合。物資比預想的要多,李新妹十分高興。

“下次可以攻打賓陽了。真痛快!”李新妹道。

“打賓陽要多少人?”李群問。

“我想要一萬,起碼也得要五千吧。把這些東西處理掉,可以籌措這麽多軍費嗎?”李新妹用下巴指了指從官庫裏搬出來的、堆積如山的物資。

“五千沒問題。”

李群決定把物資當晚裝上船,運到來賓,賣給天地會。理文則盡可能詳細地檢點登賬,除兩千袋米谷外,還有大量食油、燈油和布匹。預先備的船已裝不下了,李群急忙向“艇匪”借了三只船。他一向管天庫,幹起來很得法,加之他曾幹過運輸,搬運物資也很在行。當然,天地會的橫向聯系也極其方便。

“運這麽多貨,我還是第一次啊!”李群很高興。

連理文把賬冊一式寫了兩份,一份交給李新妹。她接過這賬冊時,兩個面頰鼓了起來,不太明亮的燈光搖曳著,照出這奇妙的表情。她有種說不出的艷麗,理文自然感覺得到。她現在滿懷希望,不僅面頰鼓著,內心大概也鼓鼓的呢!五千!五千兵若攻下賓陽,部隊人數定能破萬。有了萬人部隊,就不必東奔西跑地打遊擊,而是可以像李沅發那樣橫行天下了。清軍很快就會被各地造反軍拖得精疲力竭,到時想征討造反軍也辦不到了。

“群雄割據的時代就會到來!”她曾向連理文預言。

她有沒有奪取天下的想法?理文一直有這樣的疑問。從情況看,她似乎還沒想得那麽深。奪天下是創業者的思想,她是第二代,不要坐吃山空已是最大的期望了吧。理文給自己的疑問做了這樣的解答。理文入神地凝視著新妹的面頰,她那鼓起的面頰不知何時又恢復了原狀。

“你看什麽?”

“你的臉鼓起來了!”

“啊呀!”新妹把手放到右頰上,一笑嫣然。

“我大概是隨便鼓了鼓吧。你覺得奇怪嗎?”

“不是奇怪。你很漂亮。”

“別開玩笑了!”新妹晃了晃胸膛,擺出男子漢氣概。

理文看她這副樣子,反生憐憫。

“不知為什麽,我總覺得這些一旦進了天庫,就不是自己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