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西征檄文(第2/2頁)

葉塵頓了一下,又道:“事實上,以朕看來,遼國所做還只是皮毛,否則便不會經常有蒙古、女真等各異族叛亂之事發生。諸位愛卿再看我們祥符國,黨項八氏於一年多前我祥符國立國之前與我西北漢民勢同水火,更是不服王化和不願改土歸流,但如今又是什麽樣場景,想必諸位都知道。還有祥符國境內或自願或強行,如山神鎮那樣改土歸流的羌族、吐蕃等異族部落如今對朝廷的態度變化之大,想必諸位愛卿當有所耳聞。但諸位愛卿當應該知道,這些變化是因何而來。是因為朕一直提倡對我祥符國所有百姓,不管是什麽民族,都是一視同仁,才方使他們傾心歸化。天下之水莫大於海,緣何?蓋因萬川納之。河西走廊不只有數百萬漢人,還有數百萬其他民族之人,這篇檄文一出,就算他們有心歸附於我們,也多半不敢再傾心於我們,而且必然會在面對我軍之時生出拼死之心?諸位是我祥符國弘股之臣,所思所行,關乎我祥符國朝廷之國策,萬不可肆意而為,當謹記朕今日所言。”

眾臣一臉恐慌齊齊起身,躬身說道:“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葉塵眼見眾人是真心將自己的話聽進了心裏,神色大為緩和,說道:“好了,都坐下吧!”

眾臣當即說道:“多謝陛下。”

言畢,便又齊齊坐下。

馬文韜搶先說道:“陛下剛才所言,讓臣等震聾發聵,臣想起當年漢將張義潮義旗一舉,氣吞萬裏,頃刻間占據西域十一洲,成為淩駕於吐蕃、回鶻之上的河西走廊第一霸主,可是其後卻是勢力漸漸萎縮,如今他的後人只剩下瓜州和沙州兩地,苦苦掙紮了。剛聽了陛下教誨,思其原因,顯然就是貶抑其他諸族,彼此間戰事綿綿不絕。河西走廊漢人深受其苦,從擁戴,漸至拋棄。”

韓熙載和徐鉉原本是身處江南華夏腹心的南唐國舊臣,這方面的感觸不深,方有此言,此刻聽了葉塵所言和馬文韜的印證,早已大汗淋漓,深感自己實在是太過冒失,心中自責不已,特別是韓熙載心中暗想回頭還要多多研究陛下的觀點習性。

葉塵微微頷首,說道:“所以,這篇檄文,第一,要少用瑰麗詞藻和偏辟的字句,否則,恐怕除了本就有心歸附本帥的一些博鴻儒,看得懂的就沒幾個人了,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務必要簡潔直白,讓河西走廊所有人一聽就懂。第二,檄文立意上,要強調河西走廊黃金商道的重要作用。要知道,當年以河西走廊為商道,交通東西,河西之富,富甲天下,誰不受其惠澤,如今又如何?”

“要讓河西走廊所有人知道,如今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彼此征戰不休,以致百十年來河西走廊戰禍連綿,各族百姓俱受其苦。人民無論貧富,盡遭戰亂,被人搶掠罄盡,寸草不留,中原與西域商道斷絕,以致民無生計,西行諸城日漸蕭條。而朕之大軍就是要打通與西域的商道,使之盡在我祥符國保護一下,重新振興河西走廊,使西域諸族,四方百姓俱受其惠。農牧工商,所求不過溫飽,這樣一說,其利自見。”

他頓了一頓,又道:“不過,剛才韓相公和徐卿所言也是要提上一提的,但是在措辭上一定要注意適可而止,絕不可激化矛盾,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章,不得其傳,行將湮滅,朕之出兵,這就是衛道保儒了。西域士林,也當擁護。”

“還有,河西走廊戰亂不休,不但百姓受苦,就是佛門寺院,也多有受霸道豪強劫掠而焚毀,使得僧侶流浪四方,不得禮佛打坐的,我祥符國大軍,自然也要保他們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