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堅壁清野(第2/2頁)

這個時候真正能夠挑起大梁,當做主心骨的絕對不是南唐皇帝李煜,反而是南唐貪汙腐敗的源頭宰相韓熙載和禍亂朝綱的源頭樓炎明。

原本戰事開始時,韓熙載便主動負責後勤,帶領麾下謀士和戶部官員承擔的還有許多瑣碎而復雜的工作,但到得此時,緊迫感終於轟然壓下,韓熙載的力量徹底準備動起來了。接下來,在南唐地方官員強制性的逼迫下,金陵四周許多地方的居民,都開始在戰爭的威懾下拖家帶口地離開了居住地。拿不走的糧食、糧草也全部被南唐官府一把火燒了,或者直接倒入河水中。

但是緊接著一個個噩耗,讓南唐朝廷君臣陷入悲憤和絕望之中。

揚州、舒州、黃州、洪州和另外五個大縣宣布脫離南唐,向宋國投降,打開城門主動迎接或趙贊、或潘美的軍隊進城,並拿出城內糧草供宋軍食用。消息傳到金陵之後,樓炎明果斷下令彌勒教高手對這五州五縣的知府和守將進行刺殺,但都被事先有所準備的華夏衛府派出的高手破環。

當然,即使是南唐朝廷已經如此腐敗,依然還有真正的愛國之士存在,誓死與國存亡的官員、將官,甚至百姓都大有人在。

……

……

采石磯雖然地形特殊易守難攻,但同樣的只要宋軍卡住軍寨出口峽谷,林仁肇的大軍也很難出得去。曹瑋和楊延軍知道林仁肇麾下還有近五萬人馬,以林仁肇的能力,他們這點人很難將其剿滅,也不攻打軍寨,而是用華夏衛府提供的火藥,索性將峽谷出口給炸塌了。這樣一來采石磯軍寨中唐軍想要出來,便只有從水路或者翻山越嶺這兩種方法。

水路上自有宋軍水師進行封鎖,而翻山越嶺就算出來,勢必變成疲軍或者拉開隊伍,被宋軍集中兵力一一圍殺,出來也是兇多吉少。再加上采石磯軍寨內唐軍內部出了一些問題,即使林仁肇當日果斷將徐耀星和楊加倫及其心腹死黨全部殺死,但暗中不想和宋軍繼續打仗的士兵和軍官大有人在。畢竟南唐皇帝李煜和朝廷無能與腐敗已經深入人心,擁有這樣的朝廷和皇帝,若是剛開始能夠贏得戰爭還好,若是輸了,軍隊的軍心勢必會動搖,如今采石磯軍寨中便是這樣的情況,若非林仁肇威望極高,下手果然,手腕狠辣,不等宋軍攻打軍寨,寨中便有人主動投降了。

與此同時,采石磯到金陵一帶,一片巨大的混亂正在蔓延。

池州一戰大敗,被南唐視之為希望的林仁肇被困采石磯,潘美雖然只帶著六萬人馬,但一路所過,南唐除了少部分熱血將領帶人有猶如雞蛋碰石頭一般送死之外,南唐軍隊大部分都是望風而四散奔逃。然後又在沿途之中,一撥撥的士兵、將領又開始組成陣勢,或是駐守等待命令,或是往附近的大城集中。而潘美並沒有停下腳步,軍隊的鋒芒迅速擴大到周圍的縣鎮、城市。

終於在三月初八,在距離金陵城兩百裏的蕪湖城,潘美遇到了自采石磯之後第一場硬戰,守將劉文祿帶著一萬守軍拼死守城兩天,最後潘美安排人挖了地道至城墻下,用華夏衛府提供的炸藥包將城墻炸塌,於第四天城破。

然後,殺戮在城市之中蔓延過去,猶如淹沒覆蓋過去的潮水。潰敗不及的軍隊與原本城市中的部分居民組織起了零星的抵抗,隨後在這滅頂之災下被碾碎無蹤。

這是過了采石磯之後的一座大城,當然,如果與金陵那樣的城市相比,這裏大概就只能算得上中小。由於接近金陵城,它的城防還是相對嚴密的,南來北往的商業繁榮了這裏,使得這裏有近十萬的常住人口,潘美之所以硬是要攻破此城,是因為南唐宰相韓熙載堅壁清野之策有了效果,潘美帶領六萬大軍的糧草不夠了。而在華夏衛府暗中主導下主動投降的那幾個州縣剛好都不在潘美行軍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