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財路(第2/2頁)

拉車的有車行,販牛的有牛行,水運上有漕幫,販騾馬的有馬行,賣肉的有肉行,賣布的有布行,甚至收糞的都有糞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會,只要做著生意,都要或逼迫或自願的歸屬於一家行會。否則就很難在開封立足。

在下面每一個州,每一家行會,基本上都控制著一個州,甚至周圍幾個州的商貿往來,而大宋各行各業中最大的行會,自然都是在開封城中。

這些行會不僅僅是掌控著開封街面上的大部分店鋪,許多時候都控制著整條產業鏈。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都是融為一體。比如布行,從蠶繭收購,繅絲、紡織、印染,等各個作坊,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互相之間的關系是盤根錯節。一些行首麾下吃飯的人加起來足有好幾萬。

外來勢力開個小店鋪,一般不會理會,但若是如李君浩帶著二百多人大舉進入,肯定會遭受本地行會的強力反彈。當然這種反彈肯定不是如永樂邊城那樣幫會火拼,誰拳頭硬,刀子快,誰就說了算。

而在開封城,類似這種鬥爭則更為復雜,一般較為高明的做法有兩種,一是通過壟斷讓外來的新人沒有生意可做,讓其知難而退。二是若是外來新人不退走,那便是利用官府的力量,各種栽贓陷害,讓外來的新人蹲大牢。

當然,也有那強龍壓過地頭蛇的,但這強龍背後的勢力要足夠壓得過地頭蛇的各種背景關系,且強龍的手段足夠厲害才行。

如今南幫二百多人想在開封做生意,不論想做那一行,自然都會被本地行會打壓。除非南幫所做的生意與本地行會的壟斷利益沒有沖突。雖然李君浩這些人不缺手段,但在開封卻沒有強硬背景和人脈,哪能壓得過本地行會、幫會。

聽明白了李君浩所說,葉塵驚嘆於大宋商業的發達,這些行會形式雖然還不算資本主義的萌芽形態,但就運作模式也極為接近了,怪不得後世對宋朝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不過,葉塵也算是明白李君浩此次來找他,一方面是帶著兩位兄弟當面拜謝,另一方面卻是想讓他幫忙,給他們撐腰,讓他們能夠在開封城內立足。

葉塵本來便有一個長久生意,想自己做,但自己身邊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也想過找李君浩商議。此時一聽卻是正好中了他的心懷。

葉塵說道:“這些各行行會背後勢力雖然不知道都是誰,但想來不外乎朝廷中的達官貴人。我來到這開封城也不到兩個月,剛剛封爵,雖然正得天子信任,但卻不易與朝中其他貴人起沖突。我就算拉下臉、放下身段去求人,但此事關乎對方財路,讓他們掌控的行會分出一部分市場給你們,恐怕不現實,我葉塵也沒有那麽大的面子。”

李君浩三人一聽,臉上便有些失望。

葉塵目光掃過三人,不等李君浩“沒關系”之類的話說出口,緊接著又說道:“不過,我可以給你們指一條新的財路。”

李君浩三人身體一震,眼睛頓時放亮,重新燃燒起希望。

“爵爺請說!”李君浩問道。

“我前幾日在禁軍建立了大宋禁軍醫院一事,你們可曾聽說。”葉塵問道。

三人互視一眼,李君浩說道:“此事已經傳遍了整個開封城內外,爵爺施展手段不但讓五千多傷卒沒有死一人,而且幾乎全部痊愈的壯舉,開封城民間多有議論。有不少百姓都認為爵爺乃是絕世神醫。而爵爺一手開辦的醫院更是聽說可以一勞永逸改變了以往禁軍打仗,傷卒得不到及時救治和應有照顧的局面。且如今這軍中醫院也已經向民間開放,所收取費用也甚為合理,也算是為百姓做了一大善事。”

葉塵沒想到此事不光是軍中早已傳開,在禁軍內部給他掙得不少人望,而且在民間也已經傳開。

這樣也好,省得他還要費些口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