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鬥

就在孫中山對未來充滿了疑慮的時候,曾經叱咤風雲的“北洋之狗”、直系掌門、前任民國代總統——馮國璋,卻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拋下了他的北洋兄弟,獨自奔赴極樂。

他的死的確稱不上重於泰山,卻也很要命。因為直系、皖系在“五四”中的一番暗戰,將關系本就勢如水火的兩派逼到了火拼的邊緣。

如果馮國璋還在,以他的妥協藝術和江湖地位,也許還能控制事態。

可是馮國璋一死,直系掌門由曹錕接任,而曹掌門最得力的幹將是吳佩孚。這兩個人可都是吃不得虧、得勢不饒人的爺,偏偏皖系掌門段祺瑞、核心弟子徐樹錚也都強勢得不行。

針尖對麥芒,直皖兩派之間的火拼已經不可避免,就看何時爆發、因為什麽事件爆發。

很快,時機就到了!

還記得護法戰爭結束後,吳佩孚駐守在湖南衡陽的事嗎?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兩年過去了,吳佩孚的軍隊已經在衡陽待得十分不耐煩。

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吳佩孚的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受不了潮濕悶熱的南方氣候。事實上,真正的原因是吳佩孚受不了一個人——湖南省軍區司令張敬堯。

一來這個家夥是皖系門下,老給吳佩孚小鞋穿。二來這個張敬堯是個人渣,壞得流膿,無惡不作,湖南老百姓實在是受不了他的禍害,連毛澤東都曾代表湖南人民跑到北京找徐世昌總統告狀。

吳佩孚以前也提過撤兵的事,可段祺瑞沒批準。但是這一次,吳佩孚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撤回北方,他不想看段祺瑞的臉色,也不管政府是否批準。

當然,表面工作還是要做的,吳佩孚按照正常辦事流程,先給中央發了一封電報,請求“撤防北歸”。段祺瑞見吳佩孚不聽話,異常憤怒,立刻回電,給吳佩孚扣上一頂大帽子:你藐視中央,你不守軍人紀律!

吳佩孚眼見段祺瑞不肯上道,也就徹底撕破了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回電痛罵中央領導段祺瑞:你窮兵黷武,賣國求榮,有什麽資格罵我?我已經決定北撤,不可更改!

吳佩孚不僅嘴巴罵得痛快,行動也很痛快。

1920年5月,吳佩孚率軍從衡陽前線北撤。

吳佩孚前腳剛走,趙恒惕後腳就到,跟在吳佩孚屁股後面“收復失地”。時機掌握得太好了吧?那是當然,趙恒惕已經投靠吳佩孚,兩人合夥演戲罷了。

張敬堯欺壓百姓和手下的本事過硬,但打仗的本事平平。趙恒惕的湘軍只用了十幾天就拿下了湖南。這麽看來,當初段祺瑞以一己之私,將湖南交給張敬堯這個大草包,實在是一個天大的錯誤決定。

徹底撕破了臉皮,吳佩孚完全沒給段祺瑞留面子。

面子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的一個大問題。士可殺不可辱,何況段祺瑞還不是一般的士。他一直是一個只準自己欺負別人不讓別人欺負自己的狂士,所以段祺瑞下定決心給吳佩孚幾分顏色看看。

吳佩孚的老上級新任直系掌門曹錕,自然早就得到了內幕消息——吳佩孚的通報。可他非但沒有埋怨吳佩孚給自己找麻煩,還樂呵呵地站出來給吳佩孚擦屁股。因為曹錕看到了一個機會,一個上位當大總統的機會。他也想嘗嘗大總統的滋味。

不過曹掌門和吳猛將知道自己實力並不占上風,打起來不見得能贏,怎麽辦?

兩人想到了“軍閥混世三要訣”之首——拉人下水,能群毆就絕不單挑。人多力量大,若是實在打不過,大家一起完蛋,拉一個墊背的即便輸了心裏也好受一些。

可拉誰呢?還真有這麽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