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水運儀

邊說邊走,關七已經能看到在別處見不到的江州城市群了,看著那些,就仿佛看到了錢。

早就有消息,那群餓著肚子的人以一種神奇的效力、近乎軍隊的紀律、早在很多月前就積累了大量的毛皮。這些東西在宋國不稀奇,也就少數頂尖好的貨、有象征意義的,能夠作為奢侈品在汴京的貴族階層擁有市場。

但是那些還可以制作皮甲,在苦寒又好鬥的吐蕃地區很有市場。

這些生意對於別人有難度,但是對於一帶一路上的奇人關七,他號稱是個東西就能賣得掉。是個好東西,他就能以大價錢賣掉。

除此之外,小兒咳嗽丸,肥皂等等,那都是重量級的獨家貨。蜂窩煤以及爐子,並非什麽大秘方,可以吸取經驗後復制回去。

以往來說,這些生意東京也有。不過東京那樣的大染缸太復雜,作為世界的中心,各方勢力的角逐之地,一般人在汴京所能拿到的份額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上下打點。

但是根據經驗,現在的江州只是起步,商販相反撤退了許多,這就是一塊已經被確定的未開發美玉,關七今趟來,就是打算吃下江州的一些份額,得看怎麽和高方平談了。

事實上前些日子走了一趟京城後,關七看到汴京造船廠的那架京兆郡王號後就已經知道,盡管小王爺號翻船了,但是大宋這架機器已經點火了,將後來會越來越恐怖。

大船就不去想了。當務之急,就是要拿到足夠多的“高氏運輸車”。

是的,就是上好的木質結構下的裝配了減震系統和軸承的車輛。

那是高方平手裏一個裏程碑似的奇跡,不但可以節省運力,大幅的減少運輸時間,還能減少太多路途上的各種幺蛾子。以往走貨,沒有說哪一趟路上不修車不換車的,但是有了高方平的軸承車之後就可以。

遺憾的是現在汴京豬場產能不夠,訂單實在太多,官府內部的換裝恐怕也得排到四年後。所以此番來江州,關七想搞到一批運輸車,以便擴大商隊。

蜂窩煤啊什麽的沒問題,可以仿制,但是小小的軸承,以及流水線工藝組裝的木車,卻是一門大學問。自詡一大文明之一的波斯,能出可用軸承的竟是一個沒有,能出質量合格毛病少的木車的人有,但是卻不多。

因為不論是關七也好,還是整個波斯文明也好,沒人明白什麽叫“工業化”。

工業化他未必需要機器生產作為要件。其實工業化是一種行業標準。

高方平提出了想法,手下無數精英參與技術驗證,日以繼夜的測試成熟之後,它就成為一種標準,雖然還是采用手工,但術有專攻,專門挑選有天賦的人針對性的培訓,只讓他們完成一個環節。包括木匠在內也都打破了萬金油模式,全部依靠磨具,依照制定出來的標準,推工就是推工,削工就是學工,鋸工就是鋸工。讓工人在簡單的環節裏更容易專精。

這樣在各種嚴格標準流水線下產生的物品,哪怕是用手工,它也效力非常爆表,並且品控做的大幅好於這個時代的任何物品。

軸承先不說了。總裝就是一門學問,僅僅是看似沒什麽技術含量的木車,高方平麾下產出的質量,它真和民間產出的完全不是一個質量,使用壽命有天壤之別。

要扯的話,一個技術優良經驗豐富的大工匠,他整體制造的木車肯定比高方平的質量好。問題就在於有多少大工匠?他又有多少產能?既然是大工匠,就近乎於噱頭和藝術領域,他制作的木車要價多少呢?

於是大工匠的好車,只能作為權貴家的藝術奢侈品使用了。至於民間用於生產的,是各種參差不齊非標準的產品,張三家的車輪和李四家的車軸還不一樣,所以壞了後在外地臨時制作代用品,那就是低效。

高方平麾下的木車,幾何機構相對合理,承重協調,且關鍵工藝和流程上經過反復提煉,已經成熟。他們生產的東西就有這麽猥瑣,想質量差都做不到,並且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還有標準的備用零件可以跟換。這些全都是優勢。

關七自詡除了軸承外,其他的可以全部仿制,他不信強大的波斯那麽多能工巧匠卻做不出木車來,然而他也嘗試了,真的做不到。因為工藝流程的理解不一樣,總裝是一門簡單的大學問,波斯工匠當然可以組裝起木車來,也勉強可以使用,但哪怕是用高方平產出的部件組裝起來,就是有不對的地方。

這些簡單說,就是整個工藝底子的不同。就像後世某個年代,高方平的叔叔廠裏從德國引進的機床出了問題,需要修理,有說明書圖紙,技師們也能扯散,扯散後也都認識那些零件是幹什麽的,但組裝起來就是不正常。然後從德國飛來兩個工人,人家照著說明書組裝了起來就開機、正常運行了。能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