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軍報

書房之中,高方平提筆書寫。

這是一封寫給當朝相爺趙挺之的信。這麽做有些冒險,一般謀劃這種事,都是口談,是不會寫信的。

但是沒辦法,已經把趙黨得罪的不能在得罪,他是不會見高方平的。所以只有寫信。

高方平文言文不行,但是怎麽避重就輕,只是暗喻時局的話功力也不淺。在加上高方平和高俅不同,現在又有多篇策論問世,名聲大起,爭議很大。雖然官小,但以文臣士大夫的身份評論甚至謀劃朝政的權利,還是有的。

所以只要不是煽動造反的文書,還是可以寫的。

信的大概內容,當然是請趙相爺阻止童貫回京。趙挺之畢竟是丞相,做這麽大的事他比誰都夠資格說話。梁師成這些奸人只是個輔助而已。

而趙挺之雖然知道要阻止童貫回京,但那是原來。現在的局面正如童貫回不來回來對於童貫是兩難,對於趙挺之一樣也是兩難。

童貫回京雖然危險,但童貫畢竟是閹人和武臣,也就是說趙挺之有把握和他過招。但是陶節夫不同,乃是蔡京的嫡系,又是有大功的士大夫,真個讓老陶回朝,他雖然不會如同奸臣似的給官家吹耳邊風讓蔡京上位,但是受到蔡京的遙控打擊趙黨是肯定的,而一旦發生,老趙真未必能扛住陶節夫的攻勢。

所以對於是否把童貫定死在西北,現在的時局也讓趙相為難,感覺朝局被攪亂後怎麽做都是錯的。

“趙公明見,時局已然如此,在怎麽做都錯的情況下,不以您的意志為轉移,必須做出一個選擇。小子高方平鬥膽分析,童貫回朝蔡京必然復相,而您本身出自蔡京門下,對著蔡京有天然陰影,您鬥不過蔡京的,相信您自己也這麽認為。於是陶節夫是唯一選擇,以陶節夫的出生和功勞,時至今日隱然自成一派,童貫是閹人武臣需要借文臣的路子,但陶節夫不需要,既不需要,陶節夫這麽精明的人就不會全然受到蔡京控制,此點您也會想明白的。如果小子以上論點您認可,那您會得出結論:陶節夫回朝您至少有一戰的機會。和節夫相公這類人傑士大夫過招,輸了也無損名聲。如若是栽閹人童貫手裏,則實是我等文臣的恥辱!望趙相慎之上言!”

在前面大量內容剖析利弊後,信的最後高方平寫上了這麽一段,便以火漆封好,連同老陶給的吳道子手跡,派人一起送往趙挺之的府邸。

成不成鬼才知道,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這樣說的。立下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目標,然後為之去努力,所有人不都是這麽做的嗎。

張叔夜當初不知道不知道被小高利用,但他也說了,在都是流氓的情況下選最不壞的一個出來穩住局面,就行了。相信老張當時也做好了一旦被坑就殺人的局面了,當時他真有權利斬高方平的。

現在就看趙明誠家老爸能否想通,他討厭高方平是肯定的,但是他那種人,愛吳道子的手跡如命也是肯定的。如果吳道子這份厚禮能抵消他對高方平的反感,讓他冷靜下來思考,那麽童貫大概率就要繼續在西北做丘八。他不是愛打戰嗎,不是自詡名將嗎?那就繼續留在邊關。

童貫不回來出任貽笑大方的樞密副使,那麽閹黨的氣勢就有限,梁師成的崛起也就會被進一步壓制。

是的,徽宗朝的閹黨崛起,除了受到大宋喜歡用閹黨的傳統影響外,趙佶和蔡京負有一半以上的責任。

趙佶開先例啟用了童貫領兵,之後蔡京更把童貫推上的樞密副使,雖然童貫是閹人武臣,說了不算,但是在名譽上,也為閹黨的崛起,開了很壞的先例。閹人出任軍府復副相,的確可以說是大宋士大夫們的恥辱。

而現在就看老趙的了,高方平相信趙挺之是不敢背負“士大夫罪人”這個名譽的,一旦他是相爺的情況下、童貫入朝拜樞密副使,那他趙挺之就是全體士大夫的罪人!此點根本不容商量,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

“哼哼,老蔡你知道厲害了嗎?看你還敢運大錢來坑我?誰惹我,我就對誰火力全開。”思考著,高方平開始喃喃自語。

說起來老陶是個有趣的人,他價值連城的名畫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陶節夫的東西直接送給官家最好,趙佶是非常吃這一套的人。蔡京梁子美童貫高俅都是這樣崛起的。只是說,受寇老西兒王安石這些個名相的影響,大宋的清流讀書人多少是有些骨氣的一群老固執,他們最熱衷的是從官家身上切下利益來,而不是送東西去討好官家。是的,這些家夥就有這麽猥瑣。

就比如張商英就連叫句“大官家”都吝嗇,毆打梁師成也毫不手軟。

陶節夫要比老張更機靈些,卻是也肯定不敢做士大夫階層的叛徒,所以他寧願送高家也不送官家。蔡黨名聲臭大街,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趙挺之反過來天天追著蔡京咬,就是因為蔡京是文臣敗類。顛覆了許多士大夫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