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卷蕩(二)(第2/2頁)

不過,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冬天已近,那些勞師遠來的西軍在相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的維持,還有兵員、糧械的補充上,也將近抵達一個極限了。

畢竟,作為他們大軍遠來的折轉與騰沖之要,關內道其實形同一片荒蕪白地,而無法獲得任何的就食和補給的。因此按照北朝傳統的模式,他們會在新占據的山南諸道境內,就地轉為分兵哨糧的模式,以休整部伍和士氣,乃至四出搜刮地方積累來年征戰的軍資和物用。

但這也將是淮軍在冬季發起反擊和局部攻勢的機會,以機動性出色的獵騎兵和騎步兵為主,破壞西軍在當地的準備工作和休整進度。

此外,就是在巡遊路上由我的幕僚班子,呈上來一份最新版本的《初定軍階官秩紮子》。

等待我核準刊發之後,無論是軍隊還是地方官府,都將統一劃分為職事、官銜和等階的並行三大類;

職事最簡單,就是實際任職的崗位和官職所在,決定著相應的權利和職責範圍;而在正常固定編制和任期之外,特別委任和追加的職責、名頭的則叫做差遣,也是決定各種勤務補助和崗位津貼、特殊配給的參照標準之一。

官銜/軍銜,則決定著相應體制內與職事配套的級別,與軍隊中指揮權相對等的階級;以及在相應情況下逐級遞交或是替補的優先次序,還有最基本的薪餉、俸祿,以及日常福利待遇的水準。

最後的等階,則是在最基本五類十一等戶口資序之上,代表某種廣義社會地位和榮譽性的身份,更加類似於勛職和散官的存在,同樣在社會交往和公共場所當中,擁有相應的特權和便利。

此外,還有一套繼續維持現狀但是僅作為榮譽頭銜,今後不再增加下去分作的行、守、試三類的寄祿官體系,也就是皆有名而不任事,僅為敘遷之階的特殊存在。

自此,原本前朝沿襲下來的那些相對繁復散亂的文武散官、勛職、職事、差遣、爵祿、食邑,還有特進的檢校官和功臣別號,給暫時統合起來變成相對簡單一些事物。

其中,職事從最末微的農官、屯長開始開始暫定為二十九級,而官銜則最底層的從九品下起步到正三品上為止,等階則參照以往文武散官和勛職制度,統一訂立為五十二個階級。

當然了,我還可以創造一些更加前衛的建制和稱呼,來體現出更多與眾不同的地方;比如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首長政委指導員教導員指戰員,乃至上中下的將校尉士兵什麽的。

但是以現今的生產力和社會發展水準而言,大多數除了刷一點跨時代的逼格和多數人無法理解的超前時髦感,然後大量增加管理成本和重新學習運用的難度之外,就在沒有任何的用處了。

這麽做的主要用途,除了梳理內部簡明等秩和事務之外,還是進一步的從政權體制和名分大義上,繼續與南朝大梁明顯的切割開來。

正所謂是厘官定制,同樣也是建立新政權的重要步驟和階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