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再決(九)

關內道,鳳翔府的扶風城中。

西軍臨時所立的帥帳之中,正在響徹著一個慷慨激昂的聲音。

“如此大好河山,居然為區區南朝荼毒竊據如斯……”

站在一副地理山河的大沙盤面前,頗有些意氣風發的東征都招討使,兼四路行軍總管趙熙指點江山道。

“乃是天授,當取不取首當其患啊……”

“天子特命天下兵馬大元帥府總其事,如今發兵三路直取中原……”

“主攻一路以河西隴右諸軍,破潼關天險而長驅兩河腹內……”

“河東一路以順義兵並關內軍,出上黨、襄國,而入河北……”

“塞外一路以九原軍和北塞諸藩為主,取雲中而趨燕山……”

“某將帥行帳親移關內,以坐鎮長安舊址……”

“同時征發各地夫役,重修西京故都,以為將來天子下榻之選。”

“新封的六王二十一公侯,都要有所助力和獻納……”

“我輩自當竭力敬奉天子還都之事……”

左近頓然一片齊齊應和聲。

“不負君上所托……”

……

與此同時,兵車粼粼聲中。

我重新調集起來的大隊人馬,正沿著雄偉壯闊的太行西南麓一路南下,而相繼穿過趙州、相州、刑州、洺州各地;雖然作為曾經中原腹地的精華地區,一路上不乏風光如畫的歷史名勝或是人文薈萃的典故和古跡所在。

但是我更在意的是另外一些東西,比如已經紛紛上任的捕盜大使和他們手下備盜都尉,還有隨處可見當地的屯莊和編管地,在大量運抵的糧食布匹還有生產工具的支持下,已經如虞侯春筍一般的紛紛建立起來了。

而來自南方的消息還在源源不斷的第送過來,等到我抵達衛州境內之後;率軍通過已經接管和解除武裝的河陽橋三關,進入都亟道內的韓良臣所部,已經基本掌握了當地大部分局面,而開始清理洛都當中的局面了。

都亟道除了洛都本身之外,還下轄河南府與汝州兩郡之地,領有葉、襄城、郟城、魯山、龍興、臨汝等十縣;

目前境內各地文档中的在冊戶口,加起來之後約有十七萬左右;但是因為逃亡和散失的緣故,目前淮鎮派出的接管部隊和統計人員,能夠原地收攏到的大概只有十三萬多一些。

比起都亟道最好的年景時,光是一個東都洛城就動輒號稱戶口百萬的時代盛況盛況,可謂是不可與日而喻的事情了。但只要有人斯有土在,只要肯持之以恒的投入這片荒蕪殘敗的土地上,還是不乏反戰的潛力和大有可為之處。

此外,就是原地收容和編管起來的各部駐畿軍馬了,大約分屬於十幾個不同的番號和軍序,其中多者兩三千,少者不過數百人而已;從臨時編列的州縣土團、守捉兵,到荊湖、山南的地方軍和駐屯軍,再到昔日延邊駐泊的拱衛軍皆有。

雖然已經被王端臣帶走最精幹和完好的部分,但是在接管的軍冊賬面上居然還有四萬多人;當然了,目前實際上也之收容到兩萬多一些而已,還有一些顯然是自發的四散跑掉,或是追尋著王端臣所部的足跡,向著山南道逃亡而去了。

而剩下來接受淮軍編管的駐畿將士當中,也是以各種傷殘疲敝或是行動不便之輩占據了相當的比例。

但畢竟大都是兩都北伐下來的老軍伍,只要好好的修養和調整過來,再加以甄別和改造之後,還是可以繼續為我所用,而在不同的位置上發光發熱下去。哪怕是以及殘廢或是老的不能再服役的士兵,也完全可以用他們的經驗,充作二三線部隊的教頭和訓導角色。

不過有一點值得慶幸的是,不知道是出於什麽緣故,北地行司所任命的大批地方吏員和屯長、隊目什麽的,並沒有被遣散或是隨之帶走,而是接到某種命令而頗為平靜的等待前來接管的勢力。

所以,先行進入都亟道的韓良臣所部,才能在較短時間之內就掌握了洛都內外的基本情況,並將控制力由北向南的延伸開來,乃至派出輕騎順利接管了名為八關鎖鑰的各處防要。

當然了,一些意外和雜音還是存在的;比如,也有人不相信也不願意相信,來自淮軍的善意和後續安置,而爆發各種零星的沖突,就被毫不留情的鎮壓下去了;主要是出現在一些荊湖、江西背景的地方軍和海外駐屯軍當中,反倒是一些昔日的畿內軍編制,比較平靜的接受了既成的現實和結果。

而在韓良臣派遣的內衛第三軍一部,率先進入洛都打前站時,也曾經在皇城城門內附近遭到一只成建制軍隊的埋伏和襲擊,僅僅造成了十數人的傷亡之後,就被擊潰當場而俘獲了一眾的領頭將官。

而從審問他們口中得到的消息也是頗為令人玩味的。因為相對於之前大多數駐防據點當中,所接到關於與淮軍進行有限的合作與協同,以阻擋西軍再度東進的戰時動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