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歸遠(一)

青煙裊裊,屍橫遍野當中,如同夏天頻發的驟雨一般的密集排射和銃擊聲,很快就重新歸於原野的寂靜當中。

這場迎頭撞上和遭遇的戰鬥,來的快,結束的也很快,對方根本不大清楚自己要面對的是怎樣的對手,就急匆匆的趕來救援了。

先頭的部隊根本還沒有擺開車陣和鐵絲攔網,用得上賴以為常的掘壕和構築工事,就已經光靠數列整齊的多重斜線排射,將對方輪番撲上倉促的搶攻勢頭給擊潰下去;

然後側翼待機的騎兵隊也相繼包抄到位,一陣馬上排擊和交替沖陣之後;這幾支倉皇出戰的地方武裝,就輕易丟武器跪在地上,大都做了束手就擒的俘虜了。陣前沖突打殺了不過數百人,最後卻俘獲了數倍於此的人數。

然後又以這些俘虜作為前驅和帶路,輕而易舉的就分兵拿下來最近二三十裏內的西河邑、遼源邑、原寧鎮、白鼎城等等,隸屬於信州(今吉林省通遼市境內)數處中小城邑。

只是這些城邑及其附近的聚落當中,同樣是人煙稀疏而士民百姓面有菜色,看起來日子過的實在不怎麽樣,對於外來的淮軍大多數也只有一片麻木和漠然之色,而幾乎沒有什麽像樣的反映和情緒。就算是近郊的對方,也只有一些稀稀拉拉的田畝,被耕作和開墾出來。

所謂在傳說中民風彪悍,而在歷史上多次動輒可以輕易拉出十萬人馬的北地聯盟,在我們面前是如此的空虛和孱弱,不免讓人有些驚訝又有些在情理之中。

隨著這些俘獲和據點的入手,關於這個北地聯盟的拼圖碎片,也更見直觀的一步步完善起來。比如這個北地聯盟如今已經有些名存實亡,或者說瀕臨崩潰邊緣了;

與我們想象和預期的團結一心或是同仇敵愾有所出入,事實上這個北地聯盟的前身就是一個相當松散的組織,並沒有什麽穩定的核心和占據主導權的支柱力量;也不是像占據南方的羅藩一樣,用相對嚴密的宗藩體系來約束和維系著,相應的正統名分和大義。

而是當初乘著薛氏叛走北朝,而與羅氏相互侵攻無暇的機會,在幾個實力較強的藩主帶領下搶占了地理之險,而主動脫離了安東諸侯的體系而自成一體的立場;因此這個北地聯盟的盟主,更像是定期盟會的總召集人和協調者人一般,由這幾家頗具實力的北地強藩,輪流出任和擔當。

因此在具體的條款和盟約上相當的簡單和粗略,平時各家該做什麽就做什麽,相互之間也不乏杯葛,只有遇到外部入侵才會點燃烽燧,而合力起來一致對抗外敵。

但是經過了各藩組成的大隊人馬被宿元景所誘,出擊掃蕩塞外草原而久不得歸,由此抽調走了大量的青壯,而造成地方相當程度的空心化和虛弱,但是因為大家都是如此,反而保持了一種相對的均勢和平衡;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地由因此長期失去約束和彈壓的力量,而在各種因素積累下,驟然爆發了各地的土族之亂,幾乎將被稱為北盟七翼其中,六家較有實力的諸侯都給裹卷了進去,而各種焦頭爛額自顧無暇;

而唯獨剩下一家在西南遂州一代獨善其身,卻是因為數年前想要入侵遼西撿便宜時,被淮軍打的損兵折將而反攻到自己的地盤上去,損失了不少人口和財貨,因此一直在休養生息而沒能完全恢復過來。

雖然年前才依靠堅城固壘的消耗戰和拉鋸,將這些作亂的土族勢力給抑制下去,然後,希望能夠通過插手南方羅藩的內亂,來轉移矛盾和,卻又在遼東城下被打的大敗覆沒,就連消息都沒法送出來的。

又緊接著趕上耶律大石率部過境的抄掠和掃蕩之後,實際上已經是損失慘重,而相當的疲弊不堪了。號稱四十四家的聯盟諸侯,也有不少出現了滅門或是絕嗣,而被附近緊鄰的藩家給瓜分和吞並。

因此,如今北地聯盟的局面十分的混亂,而且越是往北就越是如此,唯有靠近中部的一些,才相對的穩定一些,但是也不免飽受到處流竄的匪患和流寇之苦。

因此,我決定采取後備計劃而更加深入的進兵,以掌握更加全面的資料和成果。

待到大軍沿著上揚的地勢,通過了大簸箕口一般南低北高、東窄西寬的(通遼山口)台地之後,涓流串聯的溪流湖泊,就驟然變了一個回轉的方向而變得粗壯奔騰起來;因為自這裏開始就從遼河上遊水系,過渡到了所謂的混同江(松花江下遊)流域;

這條水系通常又被當地人稱為鴨子河,因為每年冬春之交的野鴨大雁天鵝等水鳥,鋪天蓋地的匯聚河面而得名。

與被高度開發而很難在平原上見到大片森林的遼河流域有所不同,這裏人煙的氣息被分隔的較遠,並且比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