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殤國(七)(第2/2頁)

雖然在賬面還有一大批金銀可用,但卻是謎樣生物用來建立經濟體系和貨幣流通循環,的基本保證金和信用基礎。

所以,等到來年春天我還得想辦法對外用兵,而將有所積余的糧食輜重什麽的,通過戰爭行為來轉化為土地、人口和其他可能缺少的資源,再進一步的消化成為淮鎮,可以運用自如的生產力和動員體系的一部分。

而目前最好對象的話,就是利用劉延慶帶隊駐留江北的機會,把淮河南岸的楚州等地也給開發利用起來;

所謂魚鹽膏澤的兩淮富土,數千裏的良田沃野,淮北和淮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算是僅僅將沿河的楚州一帶給恢復起來,也是能夠產生立竿見影效果的;

畢竟有淮南行營在這裏招徠流民,以十數萬軍民一體屯墾復耕的現成基礎;除了物資有所短缺之外,就連營防倉庫和其他公共設施都是現成,只要稍加規復和休整就可以在來年進行春耕播種了。

比較麻煩的反而是當地配套的水利工程,而目前最要緊的當務之急,就是乘著冬季枯水期水位最低的時節,把數年前淮河泛濫所造成殘損堤岸給重新修補加固起來;在此基礎上將那些被大水沖毀、改道的河渠,給重新疏通和連接起來。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涉及到淮河這種連通南北橫貫東西的大水系,局部治理和長期規劃項目;對於我治下的淮北道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和冒險。

畢竟,工程量和作業範圍達到一定成都之後,就不再是簡單的堆積勞力和器械,就可以輕松解決的問題了。需要全面全局性的規劃、系統化的布置和準備,以及長遠眼光的推演和計算,持之以恒沒有太大偏離的堅持,才能確保最終的理想效果。

要知道後世的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就是治理淮河,260多萬民工雲集淮河,1.6萬名水利專家、科研技術人員,用了三期工程才基本達到了馴服淮河的目的。

雖然我眼前需要面對的環境和基礎還沒有那麽糟糕,既沒有經過黃河奪淮如海的改道,也沒有經過歷代一些腦殘當權者決堤放水的肆虐,但是相對手中的資源也是相當有限的。

不過,正所謂是飯可以一口一口的吃,事情可以按照輕重緩急來一件接一件的做;目前乘著冬天先把淮河對岸內陸,尚未被淮泛區波及的土地給屯墾和據點化,再把淮南的漕運幹道給連起來再說。

這樣就可以用車船度過淮水而深入到淮南去,進行物資和人員的轉運調配,乃至運兵輸糧和維持後勤,滿足其他軍事機動上的需要,來加強淮河南北之間的聯系和控制力。

我唯一需要顧慮的,就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幹擾和意外因素破壞,會導致這麽一個規劃長遠而階段性投入巨大的工程,就此事倍功半或是因此功敗垂成,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因此駐留在江北的劉延慶,就有必要在淮南道路眼線開展新一輪,打擊和震懾性的冬日練兵活動了。

此外,還有一定政策上的風險因素。就像是之前淮南行營自寧總管開始經營有年的成果,現在大都為我淮鎮做了嫁衣一般,我也要盡量防止引起國朝方面的注意和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