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瀾動(十五)

哐當搖晃和踢踏嘶鳴的聲響當中,隨著飛快倒退而去的風景,隱約籠罩霧靄中的郁洲島大港也在飛快的而離我們遠去。

而我的女人們也大都流露出了一副好奇寶寶和驚訝的表情,因為我們所在的車廂正在軌道上運行著,只是前頭拉動的是八匹挽馬而已。

這種不倫不類的東西,原本是礦山碼頭等地方,用來裝運大宗貨物的權宜之計。這兩年為了滿足日益蓬勃增長的流通需要,才痛下決心修築了這麽一條實驗性運行的軌道線路。

因為這種硬木包鐵墊以碎石和橫枕的原始軌道,還是比較容易磨損和毀壞掉的,因此在路線的設計上只能優先穿過人煙稠密的區域,來獲得最大的效能加成和沿途的維護水準。

而且這種原始的軌道只適用於平原地區,稍微曲折或是起伏大一些的地勢,就很容易造成成本飛漲,而且這個時代也沒有高架橋和穿山隧道的技術,純粹用人工堆的話成本和造價就高的嚇人了;

所以雖然類似的軌道應用早已經在淮東各地的礦山和碼頭出現了,但是作為跨州過縣的長線工程,目前也只嘗試性的修了這麽一條,海州到沂州的兩百多裏線路;

還是在治所遷移到了地勢更加開闊和平坦的徐州,之後才正式開始聯通出第一條分叉線的事情。起碼在運河河網上架橋的技術和基礎,淮鎮如今是已經初步具備了。

而伴隨軌道還有沿途並行的馬車直道和杆線式通訊路線,差不多每隔一定批次馬力消耗的距離,就有驛站改造而來的車站,以提供沿途上下客貨和換馬、維護所需。

因為是明顯的硬化道路和盡量取直的結果,在具體的行速上比是普通馬車要快得多,續行能力也更加長久的多,因此在最大滿載重的測試下,全線不停靠來回一趟也不過是一天一夜稍多點的時間而已,在同樣馬力的配屬下拖掛貨物的效率,卻是最大號馬車的十幾甚至二三十倍之多。

至於我們所乘坐的這一節三聯車廂,則是為了滿足南下接應我們搬家的需要,而以臨時布置出來的原型車廂,用作運兵差不多能夠裝下半團一百多號人及其隨身裝備;因此,在減震結構上還有待改良,經過一些丘陵地區還是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顛簸和起伏的。

不過雖然是臨時的準備,內在的環境和陳設還是經過用心布置的,並劃分出諸如臥室、客廳之類不算狹促的不同功能區間來,相應生活起居的器物用度也配齊了,就連墻壁也有掛毯和帷帳包裹起來,琉璃窗口罩上了絲綢簾幕,門邊和過道上甚至安置了小塊的園圃和盆栽的花卉,來改善環境;

因此,我也不免有所心思,這一掛臨時“專列”幹脆保留下來,等到淮地其他支線的軌道陸續修通之後,就可以作為我本身或是家人快速出巡的代步工具。

窗外緩緩晃過的主要是大片收割之後,而呈現出灰褐色的田野,時不時還可以在看見遠近分布的露天架手架和輪式吊車,以及堆滿各種大大小小木料、土石方的半截子不明用途建築或是工地。

這些年下來淮鎮的治下就像是個大工地,一年到頭總有接連不斷開工的項目和建設工程;修完了道路修河渠,修完了河渠就修堤壩,修完了堤壩就修屯圍,修完了屯圍就去修城墻,修完了城墻修就修堡壘……

總而言之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只要有相對充足的物資供應和流民的來源,這些新舊工地就放佛士永遠也別想停下來一般;等到這些外來人口在繁重無暇的工地勞役裏,被磨平了多余的心思、雜念和其余的躁動,才會被分派到各個新屯墾區去作為開拓田土的勞力。

而按照外來流民,被裹挾的人口和俘虜,相應編管勞役的周期也是長短不等的。

而這一切,也只有等到下了幾場大雪之後,才會真正消停下來直到重新開春前的半個月。

在無數主動跑出來圍觀的合城軍民,各種夾道歡迎之下穿街過巷,來到了內城又走進了牙城的後半部分,就到了我新近營治和布置出來的新家所在。

而做小婦人打扮的湄湄,帶著一左一右的抱頭蹲和三枚,牽著小伽嘉的手兒已經站在門外迎接了。因此笑容可掬的迎上來,低眉順眼做足了禮數和排場之後又是一番寒暄和問候,才重新引著謎樣生物一行人入內。

相比青州益都那裏純粹是用作充場面的官邸,新家的主體建築是在原有聯成數片園林的格局上,完全是仿造了廣府羅氏本家的樣子,而全新建起來的。

典型的廣式騎樓和外置回廊,將周邊數座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樓層,以某種回字形棱堡的布局,與足足七層高鬥拱漆梁彩瓦覆頂的主體樓層,在一個緊密貼合的距離內連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