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夷變(九)

江寧府,石頭城行在。

隨著南下兵馬與叛軍初度接戰的消息,而全面轉入到另一種緊促肅殺的戰時氛圍和全力運轉當中。

而讓偌大行在中自上而下的各色人等,都是一副一心憂國或是竭力奉公而行色匆匆的模樣,只是在這其中,偶然也有不那麽和諧的片刻。

因為,某種跨海而來卻又被拖延和阻撓的消息,也終於通過某種渠道而送到了其中。

“什麽,疑似有東海道的水師在支援夷洲的叛黨……”

“還襲擊了淮軍前往平叛的船團……而造成不小的損失……”

“還有奏報說,東海社內部有當權和要害人物,涉嫌裏通梁庶人的叛黨,而暗中大力給與支持……”

“真是一群混賬東西……”

監國低聲罵道。

“一點兒不得省心……不過。”

他隨即轉過身來看著一眾臣下正聲道。

“關於梁庶人曾與東海社的諸位,交往過密之事又可曾當真否……”

“可有人為余解惑一二……”

隨後,幾份架閣庫內來自武德司、四海衛,還有宗正寺的舊日文書和奏報,被找了出來而擺在了監國的面前。隨即就讓監國有些勃然變色起來。

“還真不是空穴來風啊……”

其中涉及到的那十幾個名字,平常分散在各份不同時間不同部門的文書裏,看起來來有些毫不起眼,但是被放在一起對照之後,就給人有些觸目驚心的感受了。

因為,與澄海公世子有過交涉和利益往來的這些人當中,不乏東海社的最高層——大評定會中執掌一方領域的常務元老,或又是總社常值的大執事之流。

其中通過這些人的出身背景和家世淵源,又很容易牽涉到水師、海商巨族和外藩駐軍當中;正所謂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暗疑自生鬼;哪怕只有其中部分人的力量和資源,被那個廢黜的澄海世子給運用起來的話,那對於江寧行在而言,就是不得不要面對的一個更大意外變數了。

至於夷州之亂的問題,也就不再僅僅局限於夷州一隅,而是可能牽涉和波及整個東海道的外藩諸侯,以東海社的能量和資源,一旦乘勢脫出國朝的監臨和掌握之後,並不是沒有能力做到這種事情的。

這樣看來,淮鎮稍微有些逾越和擅專的舉動,卻又是正當其時的為國出力,而具有了力挽狂瀾式的重要性了。

但是不管怎麽說,既然在心中有了判斷和想法,那這東海社的領導層就必須有所整頓和調整了,起來這些在名單上的人,無論是避嫌還是防患於未然,都不能再留在原來的位子上了。

雖然被過於得力和能幹的臣下,被逼的不得不做出非此即彼的決定,但是他還是得顧念在大局之下,及時作出處置手段,而不是將這個結果和結論給低調消化掉。

就讓淮鎮和那些東海道水師扯皮好了,多少也能為行在分擔和轉移點外在的壓力和聚焦。

而在石頭城外,也有人在隔著一道門後緊張的傳遞著消息。

“大事不好了……”

“快去火速通秉大先生一聲。”

“淮鎮已經在監國面前成功告了黑狀……”

“行在已經決定徹查社中諸多舊事……”

“及時著人做好應對,不要讓那些舊賬都被翻出來才是啊……”

……

孤懸海外大島上的翁山縣(今舟山本島),迎來了一支鼓足了風帆的船隊,這在當地已經是一種見怪不怪的常態了。

根據海況和天氣,這些外來的海客和商人,就地補充食水的一兩天短暫停泊之後,就會繼續北上或是南下,就像是在南北航路無數次發生過的事情一般。

因為,這裏有東海最大的漁場,也有阡陌縱橫的沃野良田,更兼靠近大陸海岸線的商舶往來之利,因此在乙未之亂前數百年間,以“漁鹽之利,舟楫之便”一度有著富甲之鄉的美譽;島上也遍布了各種豪商巨賈的莊宅別苑。

雖然翁山之地,隨著南北分峙而已經逐漸衰敗下來,但是因為是幕府直管領地的緣故,現今尤有大片各式各樣莊園館苑的遺存,或新或舊的坐落在蒼翠淺綠的山野之間;

而在其中一所居於海邊小山頂上的豪門大宅,一個人也在縷空的六角塔式亭子裏,用一只縷金刻銀的咫尺鏡,打量這海邊的風光雯色和港中的情形。

只是他回頭過來的表情不免有些不耐,對著身前的幾個人訓聲道。

“告訴水師那些人,他們既然事情做都做了,還要想那麽多作甚……”

“有時間就去多多操練,耐心蟄伏下去等待下一步時機……”

“不要沒事就到我這裏來抱怨和牢騷……”

“無端想得越多,是非也就越多……”

“吃誰的糧餉,就該替誰盡心辦事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