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大羅(一)(第2/2頁)

而這些大小諸侯和藩主,通常以姓為國號或是藩名,因此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名稱,比如南北大小羅氏兩藩。

不過王爵極尊之位,自顯慶年間短暫的曇花一現之後,就再沒有實邑封授過了。而且還是為了追認已經既成事實多年的梁氏大夏之國,而修補和拉近有些疏離的域外臣藩關系的權宜之計而已。

而實封的公藩也是鱗毛鳳角,像曾在大唐的額體制內,長期執掌南海都督府權柄,而行駛管理海外朝貢臣藩體系的國朝大梁前身——南海梁氏一脈,就是其中位於最頂端的翹楚。

而直到南朝大梁開國之後,也不過是維持了四大公室的格局,以代行管領海外各地諸藩。

而且隨著朝廷中樞的權威日漲和對外控制力的加強,四大公室的權勢和職份,也逐漸被收縮和壓減,而變得有些名不符其實起來。

因此,真正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實力派,反而是那些經過歷代的削減和撤並之後,依舊存留下來的各級藩候、藩伯們。

他們往往具有足夠的地盤縱深,產出和人口,來供養和維持相應的藩兵武裝,而可以一邊與朝廷中樞暗中角力或是公開討價還價,來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權勢;一邊相互之間連橫合縱又相互勾心鬥角玩平衡,一邊還能帶領家臣部曲,繼續開拓蠻荒而把領地和家業做大。

就如現今的安東大羅氏一般,哪怕已經開始有所衰弱和走下坡路,卻依舊掌握著南部建安、遼城兩大都督的名分和管領諸侯的職權。

曾幾何時,現在局促於西婆羅洲一隅,只剩下八葉之名的小羅氏,也曾經是勉強可以比肩其中的類似存在。

而在分藩之內,則是某種程度上復古了周禮的諸侯之制:除了格局和等階最小的士藩之外。

作為公、侯、伯、子、男之下諸侯之屬:亦有,上中下卿三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士大夫,共九等制,作為臣下的等秩和位階。

如果領地夠大的話,再分設左右尊卑之別。比同大唐國中的流內九品上下階的官身和待遇,然後以此為基礎和前提,擔任各級管領代官之職。

因此,通常在藩下又別設家宰和數名管領、管代為代表的,分別進行族內和領下事務的日常運作管理的,家臣和代官內外兩套體系。

如果地盤足夠大而藩務繁忙的話,在家宰和管領之外,又有衍生出家老和元宿的級別,作為族長兼藩主的輔佐和訾議,或又是坐鎮一方,或又負責當度方面的事務。

只是按照各自爵級和領有規模,設置的相應級別和數量,也是受到嚴格的限制。

像撫遠州的羅氏本家,也不過是最多達到一位上大夫,一位中大夫,三位下大夫,三等士臣十數的開國藩子的別設,以對應三管五曹的藩內體制。

不過在禮樂崩壞而朝廷權威頹敗的北地,特別是安東之地這種長期與北朝對抗的地緣勢力,就更不會太過講究了。

因此,很早就是實領的郡候藩,而直接或者間接領有六七州之地的安東大羅氏,家臣的規格和級別、編制,也足足比南邊的遠宗多出了一大截。像羅思瑾這樣的家老,也足足達到了七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