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序間(九)(第2/3頁)

在明顯少有災害的正常年景,竟然也會發生這種事情,可見其中的盤剝與壓榨已經到了何種地步,那更別說其他的地方了。

因此,我謝絕了當地官員的邀宴款待,只是在官驛裏補充了腳力和馬匹,就繼續出發上路,然後我又在其他遇到的城邑,才發現這種現象無獨有偶,並非是某種個例和局部問題。

接下來的旅途,我只是派人稍加了解,又仔細詢問了那些探親歸來的親衛,就已經覺得有些觸目驚心了。

據說之前為了支持北伐和失利之後的收拾殘局,已經在這半年內,反復加征十幾遍各種名目的捐課,已經達到了無物不可稅,無稅不逾年十數載的地步來。

故此。

現如今的東南諸道,除了正常的戶丁錢和田賦,以及茶鹽酒諸稅之外,又有耗米、折帛、科配、和糴扽傳統名目,還新增了前支、充樁、軍納、助餉等不定期追加的花樣……林林總總已經達到了三四十種之多。

以至於,如今當地的收稅名目,都已經打到了田間青苗和瓦片上去,即所謂的芽錢和疊架錢。

其中抽稅之繁,就連流動性較大的苦力和水夫,這種社會最底層的卑微群體也不放過,同樣要交所謂的“在地錢”和“定抽”,而且是過一地收一次。

因此,我讓人在當地臨時征募一些搬運的腳夫,幾乎是應者雲從,甚至還有好些商人找過來送禮,希望能夠抱團尾隨同行。

我之前還有些不太明白,東南之地應該沒有什麽道途的風險才是。現在才知道他們畏懼的是另一種比猛獸和匪類,更加窮兇惡極的東西。

因為跟著我的隊伍走,沿途那些官吏不敢隨意敲詐和強征,而可以省下一大筆成本而已。

事實上,道路上也偶有幾個不信邪的人,或是沒什麽眼力的句營之輩,明目張膽的上來盤問和質詢。

但具體交涉的結果,就是被我的手下,以沖撞了國朝賜予的儀仗為由,剝光衣物痛打了一頓掛在路邊的樹上,自此前路就徹底消停了下來。

也讓我在地方官府中,留下了某種名為跋扈、驕橫,不好親善的名聲和風評,也讓我的旅途變得清靜了許多。

不過這與我何幹,我的前程和考量,又不需要依靠他們,適當的非名反倒對於我這個位置有所好處的。不在地方驕橫跋扈的,那還叫一方守臣麽。

這也多少可以掩蓋掉一些東西,比如我所關心的地方情報收集。

而在此之前,那些探親回來的將士,事前亦有向我請示,希望將他們僅有的家人,轉移到淮東的治下之地去安置,卻是也有此般的緣由和考量的。

而且根據他們的說法,在地方上,很多時候是一稅多征而不給手憑,然後短期內不同的人反復再征。其中為了鼓勵激發各級官吏賣力催逼收繳,又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倍實收之外的行政成本了。

而據我所知,大梁並有這些地方時間尚短,又因為是江南全面易幟,而保全了原有的架構和現狀的緣故。因此,目前也只是初步完成了,對於道府州縣的各級官員替換,而在地方基層,幾乎還是留用原來的一套體制和人手。

故而,地方一些積年的老吏和豪強世家,幾乎是換了個名頭和旗號,就繼續為新朝做事了,甚至連原本的號服都不用更換。

而國朝顯然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好好的整頓和消化,就不得不強行運轉起來為前方戰事服務。

因此留下的各種隱憂自然是不在少數的,比如人為造成的行政成本劇增什麽,各種弊端和亂象,在上有壓力下有對策的情況下,也就開始變得層出不窮起來了。

而國朝新委到任的這些官員,同樣也不是什麽善茬。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捐輸助國的恩旨,而破例得到官身的。因此在成色上就不免良莠不齊而泥沙俱下了。

其中大多數所想所慮的,也不外乎是把之前跑官謀職的花銷,給盡早連本帶利的給賺取回來,而不是撫土安民之類吃力不討好的勾當。

因此,在這一點上與那些地方吏目,倒是形成了一致,故而經過上下層層催逼增殖之後,正所謂的“每摧一課而必十數倍其費”,在這種情形下,東南之地再怎麽田土富庶而出產豐饒,也是禁不住如此折騰的。

大戶豪強固然可以賄買勾結官吏,然後向下轉嫁負擔甚至從中取利,但尋常人家就沒有這麽好運了,轉眼多年儲集一朝盡空,乃至賣兒賣女或是舉家出亡才是常態吧。

說不定在導致這些地方百姓破家逃亡的中,亦有輸供我淮東方面的一份子在內。想到這裏,真是讓人心情復雜而百味交加。

同時也就更加堅定了我,培養起來一套擁有自己特色與理念,相應行政班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