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序間(三)

當塗城外,戰火已經基本平息,但是營盤中操習的聲音依舊。

歸在我手下的參習團,同樣也配備了各色火銃,有板有眼的在那裏線列齊射著,雖然從五十步、三十步到二十步內,各種落靶的概率還是令人覺得堪憂。

但在我編入其中的親直團,直接言傳身教下,至少已經知道了,怎麽對齊銃口和射擊批次,以取得局部的相對彈擊密度了。

然後,在更進一步的變陣口令調整下,他們努力保持著斜列徐進的射擊姿態,開始緩緩向前。

只是,他們沒走出多遠,很快就因為地面的起伏和步調差別,而將兩行橫縱的隊伍,逐漸拖拉撕扯成,前後分離出參差不齊的許多大小段來。

然後不得不在隊官的哨聲中,停下來以小旗手為基點,原地重整和對齊,然後繼續前進,然後又散開後再次重整,如此往復的折騰著……

其中也可以由此看出個人的差別和優劣程度。

像我比較關懷的俾將湯懷,其實是個善使一條長槍的豪爽大叔,用起火銃來就有些笨手笨腳了;

而被另時空的南宋士大夫稱為:腦後天生反骨的酈瓊,則表現的則更像是個典型的猛將兄,經常習慣性的把火銃,當作肉搏武器一般的掄在手裏。

這段時間發生了不少事情。

就在我本以為,隨著一幹人等相繼定罪之後,太平州軍變這件事,就此蓋棺論定,而慢慢消退下去之後。

這時候,遠在廣府的朝堂上,卻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根據謝明弦剛送來的最新消息。

大參事府總章,檢校殿前軍事、威遠大將軍孫靜邦,突然以軍前弊案為由,上陳畿內軍中諸多弊情,提請檢憲、衛尉等軍三司聯查會審。

是以一時間朝野嘩然動蕩起來。

須要知道,這個威遠大將軍孫靜邦,可是陳夫人為我引薦和拜訪過的,北人黨中“三老一大”的四支鼎柱之一的那個“大”,也是北人黨中少壯派的代表人物。

雖然出身南投的將門世家,但卻是從底層開始發跡,憑借實打實的延邊征拓軍功,一步一步走到了,國朝為數不多的高層中。

就算是東南路招討行營的寧總管,也要對這位更加資深和孚望的前輩,有所禮敬三分。

之前,若不是因為身上北人黨的烙印太重,至少在三路北伐大軍的帥司首席裏,至少有他一席之地。

而作為他突然掀開這個蓋子的附帶影響,是他的嶽父兼早期的保薦人,北人黨三老之一,前度支宰相出身的元老,人稱貨殖系領頭人——申縣公李崇,因此病倒不起。

這樣,再加上之前被迫強制告老的宮觀提舉安世高,北人黨的四足鼎柱,如今只剩下的一位尚書左仆射,大司空,博羅縣公高岑,在獨立支撐大局了。

孫靜邦此舉,也意味著北人黨的分裂,以及所謂新北人黨的確立,也被稱為北人清流,相對老北人黨的濁流而言。

並且由此表現出來,積極向監國靠攏的態度和投名狀,以及涇渭分明的表明了自成派系的立場。

這樣分裂之後的老北人黨,已經是元氣大傷不足為慮,而分出來的新北人黨,則因為根基有所不足,而同樣需要繼續依仗監國。

這樣的局面,對於江寧行在的小朝廷來說,無疑是最理想不過的結果了。顯然,在監國身邊還是有些能人的。

因此,為了避開這攤渾水,我也只能找借口和理由,繼續在外呆上一段時間,比如就地操練這些參習團的軍士。

……

與此同時……

石頭城中的蔡候私邸,張燈結彩的庭院之中。好些朱紫衣冠的人等,也正在舉杯邀飲彈冠相慶。作為最大的幕後功臣之一。

蔡候也是頗有得色的,看著一眾形形色色的面孔,而慢飲沉吟著不知道是什麽滋味的酒水……

雖然在軍國方略,乃至行伍戎務上,他們這些人一貫表現的,實在有些稀疏平常,但在朝爭奪權,勾心鬥角而為王前驅,卻又能舍我輩取誰呢。

而自己自從半退養之後,雖然依舊沒有能夠站在前台,但是行事的方便和余地,反而更甚以前了。看待事務和利害關系,也比之前更加清明冷靜的多。

這次成功勸誘和說服了東進一派中,勢力最大的北人黨裏,中堅分子威遠大將軍孫靜邦,公然與過往的人和事決裂而自立派閥,居中籌謀帷幄的他,無疑是首當其功。

因此,這一次監國特地召見詢問他,是否有意重新復出,到樞密院裏知事,好轉任回到參政或是度支相的位置上,但卻被他給婉拒了。

畢竟,對於他這段時間的感觸和心得來說,還有什麽比退居幕後,而不用在意首當其沖的明責,或是為王前驅的風險,得以繼續操弄人事與心機,更加令人敬畏而有所成就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