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淮北紛紛(五)

作為攻打車陣之前的插曲,北朝的寧朔將軍,卞軍右廂馬軍討擊使,“黃粱騎”統將蕭懷丹,正冷著臉看著,那些垂頭喪氣正在遭受鞭刑的部下。

這些反手跪坐在地的騎兵官,上半身的衣甲被剝個精光。任由馬鬃和牛皮混編的多稍鞭子,隨著獵獵聲在他們的脊背上,抽打出條條皮開肉綻的血痕來。

而他們只是咬牙堅忍,甚至哼都未敢大聲哼出來,直到脫力或是失去知覺,撲倒在地上才得作罷,但是蕭懷丹仍舊有些不滿意。

他的祖上算是歸化的奚人後裔,自從乾元年間再度興起的契丹大八部聯盟,被名將李光弼擊滅於回河之畔,僅余少數殘余北竄入渤海故地後,開唐以來一只伴隨著草原一隅的地方小強——契丹,就徹底煙消雲散成了某種歷史名詞。

而相對順服王化而接受了現實的奚人,則逐漸取代了契丹人的位置,成了松模都督府下的主要遊牧部族成分,而隨著其中述律部的崛起和逐步漢化進程,所有的奚人不論貴賤貧庶,也都有了一個基本的漢姓——蕭。

作為羈縻屬的代價和歸化部族的義務,他們每年都要提供一定比例的牲畜、戰馬和健兒,充入軍中遠戍邊地,因此松模都督府的奚人,也成為了北境邊地騎兵的來源之一。

而蕭懷丹的曾祖輩,就是出自松州城傍之一的柳林部,然後在防戍雲中道的過程中,開始在軍中發跡,最終蒙上官賞識和保媒,取了當地守臣家族的女子,而成為北朝最常見的一個將門家世。

而乙未之亂和後來的永嘉大進軍,西軍東進的大事件,同樣也改變了這些邊軍將門子弟的命運,他們有的順時而動出為一方封鎮而傳襲數世,有的則在中原腹地落地生根,變成新興的軍勛貴家之一。

三代具為騎將的蕭懷丹,就顯然屬於後者,只是他們宣誓的效忠對象,已經從明堂之中高居大位的李唐天子,便成了那位站在朝堂上號令天下的大攝政而已。

雖然。已經懲罰了執行不力的部下,但還是要繼續面對現狀。

而對於蕭懷丹這種騎將來說,這種全數是火器還有車隊伴行,而隨時可以結陣的部隊,可謂是他所面之敵中,頗為麻煩和棘手的類型了。

雖然作為契丹近種的奚人,也有高車為居帳,且牧且走,遇敵則壘的遺風,但是顯然國人用的車陣和遊牧民那種簡陋的東西,不可同日而語。

若是傳統躲在陣後的弓弩手,還可以分作隊列和批次,慢慢試探和騷擾,逐步消耗去偕行箭矢和氣力,或是用馳射和放火驚擾不安,拖得對方精疲力竭或是遲鈍懈怠,再做強勢破陣或是誘敵分割聚殲的打算。

但是這些火器就不一樣了,基本打起來就沒完沒了的,如同三月的綿綿春雨,令人心煩而糾纏不清。

就像是拿了長杆去捅一個蜂巢,而且是那種叮人一口腫痛三分的毒蜂,稍有不慎就是全力而出叮得滿身包,被糾纏住叮的多了,說不定還有性命之憂。

他將手上較為精銳的六個騎兵都,都派上去輪番攻打襲擾的後果是,雖然六都人馬各自損傷不一,但是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些許畏難和煩惱的情緒。

這在自認為都畿屏藩而心氣頗高的卞軍之中,可是不多見的情形。

作為西軍留下的淵源之一,“黃粱騎”的軍官主要是當年護送承光帝,入主洛都的西軍馬隊之後,以家門淵源沿襲馬戰技藝,而士卒則普遍選自延邊之地,擅長弓馬的精幹健兒,再配備與國朝的健馬和甲兵的當雄之軍。

這還只是一只先頭,不知道可能尾隨而來的大隊本陣,又會有多難纏的。

結果,負責阻擊和擾敵的最後一隊,居然疲怠失察到,讓人給追攝著尾巴找回來,居然膽大包天的在駐留步隊中,乘機放火和擾亂一番,若是不是安排警哨機敏,步隊也算訓練有素,估計損失也會不小的。

而且這幾十騎的馬力甚為不錯,就算騎隊發狠出了死力追,也只是堪堪咬住他們而已,然後還被對方用火器,抽冷子打下馬來十幾騎,然後在步隊的掩護下堪堪逃進車陣……

因此,既然被察覺了藏身和駐留的行跡,那就沒有必要在藏著捏著,全力以赴以絕對優勢吃下這一股孤軍再說。他同樣也需要用這些敵人的覆亡,來重樹信念和士氣。

作為一員資深騎將,疾風烈火式的果決和對自身實力對比的判斷,還是有的。野戰之中的守勢終究是有極限的,一倍兩倍不行,我就用數倍之勢如何。

隨著他最終令下,一撥撥的騎兵狂潮,霎那間從四面八方淹沒了車陣。

半個時辰之後,車陣前就用人和馬的屍體,堆起了一處處不規整的斜坡,而後續的騎兵,則順著這些墊腳,直接跨越過車墻的妨礙,將慘烈的戰鬥推進到車陣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