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史話(第3/3頁)

另一方面出於對深入內陸作戰的慘痛教訓,他們更喜歡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靠近海岸和河流水運的地區作戰,然後通過控制和扶植,當地區域勢力的代理人,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雖然名義上嚴懲了,最先丟下聯軍撤退的南海梁氏軍帥數十人,但是南海梁氏的號召力和威望也因此收到的損害,卻是難以估量的。

再次舉兵抗擊進犯嶺外之敵的時候,只有一些與梁氏羈縻較深,或是政治經濟上從屬和依賴,的中小領主和諸侯勢力,不得不做出相應的姿態。

支持北伐的家主,人稱國姓公的梁元平郁郁而死,梁氏內部發生了激烈的權利爭鬥。亦有傳聞說,這是出賣和背棄正定帝的代價。

新都廣州一片風聲鶴會,豪門權貴爭相奪船出海,奔投對岸乃至安南遠藩,亦有建議遷都對岸南海梁氏老巢腹地——瓊州。

不過梁氏終究是南海第一大藩,多年底蘊亦是人才輩出,內亂並沒有持續多久,就被來自安南的分家給消弭。

繼任的家主,初代幕府的柱國大將軍梁承業,委實一代人傑,不但穩固了人心離散的嶺南諸道的基本盤,還親率新慕之師,一度將戰線重新推到了閩中——兩澤,江西——荊湖,巴東——蜀中的一線。

雖然很快就丟掉了,但是也保全了嶺南之地,嶺外從此再未聞兵火,後人依靠他守住的嶺北外出的要地而徐徐北圖,長久滲透和侵攻之下,才有了現今五路招討行司的格局。

當然,後世也有流傳的陰謀論說,所謂永嘉大進軍的最後功敗垂成,此乃建立初代幕府梁氏當主,借刀殺人的專權手段,不但減除了家族中的激進派,還一舉數的極大消耗了哪些海藩諸侯數代集聚的勢力和資源,令他們不得不低頭,交出相對獨立的戎務軍征、財賦、刑名等三權,成為相對穩固的幕府體制的一部分。

這種陰謀論一度甚有市場,成為後來所謂集權君上的光化黨人,或是復古封建的維新黨人等政治派別,乃至統制派,正定會等史上,許多反對勢力的始源。

重建南海梁氏為主的嶺南朝廷,為了紀念領導北伐的正定帝,而推舉其遺腹子繼為新君,建立起一套虛君幕府攝政制,延續至今亦有十一代,百余年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