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四 昌平君列傳(第2/2頁)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繼續攻擊楚國,在蘄縣大破楚軍,昌平君戰死,項燕自殺,楚國至此滅亡。

治史者說:“我到陳地(今淮陽),訪問楚國的都城故跡。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陷楚國都城郢,楚國被迫遷都到陳。頃襄王過世,埋葬在陳,墓在今天的平糧台。楚考烈王得到春申君的幫助,從秦國亡歸楚國,在陳被立為王。韓王安遷徙死亡,昌平君反秦復楚,張良學習儀禮,張耳陳余躲避追捕,這些名人往事,都發生在陳。到了陳勝起兵反秦,詐稱秦公子扶蘇和楚大將項燕復活,建立張楚政權建都於陳。七十余年間,淮陽為什麽會成為天下的要地,時局的軸心呢?”

到了我訪問商水,方才察明陳之陽城是陳勝的故鄉,陳勝或許是古陳國公族的後裔?陽城遺址在今扶蘇村,東面有扶蘇墓。昌平君是勾通秦國和楚國,連接扶蘇和項燕的人物,他在陳起兵反秦復楚的往事,也還能夠尋找得到留蹤遺跡嗎?

商水陽城故址(李開元 攝)

秦滅六國,順從了天意。六國抗秦,也是人情使然。昌平君身兼秦楚兩國王室貴胄,難以跨越離合兼並的亂世,免不了在秦楚兩國間猶疑。他在天意和人情之間浮沉,在父親的楚國和母親的秦國之間遊移,以在秦國建功立業開始人生,以回到楚國救亡稱王結束生命,難道不正是時勢造就的人物,命運的一種自然歸宿嗎?

昌平君年表

秦昭王三十六年 1歲 生於鹹陽。

秦昭王四十四年 9歲 熊元亡歸楚。熊啟與母俱留秦。

莊襄王元年 22歲 開始進入秦國政界。

秦王政元年 25歲 成為輔佐年幼的秦王的大臣之一,受封為昌平君。

秦王政九年 33歲 擔任禦史大夫。嫪毐之亂暴發時,與相國呂不韋一道受 命鎮壓叛亂。

秦王政十年 34歲 呂不韋免相,昌平君出任丞相。

秦王政十二年 36歲 監造“十二年丞相啟顛戈”。

秦王政十七年 41歲 監造“十七年丞相啟狀戈”。

秦王政二十一年 45歲 免相出京,遷徙到郢陳。

秦王政二十二年 46歲 起兵反秦於郢陳,大破李信軍。

秦王政二十三年 47歲 項燕立昌平君為楚王,反秦於淮北。

秦王政二十四年 48歲 軍敗死。楚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