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世界大戰的回報

“世界大戰是指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因此它是進入大國爭霸時代以來出現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在大國之間爭霸初期,已經發生過三次世界大戰,分別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戰。它們都是由各大國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交戰雙方為了達成各自的戰爭目的,傾注國力,以武裝鬥爭為主,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搏鬥,戰爭規模、消耗與危害,都是史無前例的,給參戰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開宏五年,即中英戰爭爆發的次年,隨著俄羅斯的參戰,在英國的策動下,土耳其、法國、墨西哥、普魯士等多達十數個國家先後卷入戰爭,即便是身處內戰的美國也未能從這場戰爭中置身事外,從而導致了這場戰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範圍內的大戰。大戰的結果改變整個世界,同樣也改變了世界的未來……”

《世界近現代史》商務書局嘉裕四十二年。

土耳其對中國、對俄羅斯宣戰!

在開宏五年春,這個新聞並沒有在中國引起什麽轟動,對於國人來說,土耳其他們大都沒有聽說過,即便是沒有聽說過,那麽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足為懼。

但是土耳其的宣戰,卻使得這場戰爭從三國之戰,變成了四國之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多年來一直作為官方報紙的《中華時報》,在描述土耳其參戰這一新聞時,用上了“世界大戰”這個名詞。

“世界大戰?”

放下手中的報紙,朱宜鋒的神情顯得有些古怪,他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會有人用“世界大戰”來形容這場戰爭,不過只是一場四國之戰,即便是法國加入其中,也不過是五國之戰,這可以稱得上世界大戰嗎?

“陛下,臣倒是覺得‘世界大戰’一詞極為準確,雖說現今所卷入國家不過只有四個國家,但是現在戰爭已經涉及到幾乎整個世界,這場戰爭起源於美洲,後又於亞洲燃燒,又擴散至非洲以及澳洲,甚至在歐洲外海亦曾爆發海戰,可以說,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受到戰爭的影響,用世界大戰一詞,倒是再恰當不過!”

李鴻章這麽一解釋,朱宜鋒不由自主的點了下頭。確實就戰火燃燒的範圍來說,這場戰爭雖說涉及的國家少,但是戰爭範圍卻極為廣闊,甚至超過了另一個時空中的一戰以及二戰,畢竟在另一個時空中,澳大利亞從沒有淪陷,美洲更沒有受到戰爭的威脅,但是現在,戰火卻在這些地區燃起了。

“李卿所言極是,朕著相了……”

是的,自己太容易受到另一個世界的認識所影響,雖說在細節上還沒有影響到判斷,但是在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上,卻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就像在美國的問題,如果自己冷靜思考的話,不應該過早的卷入美國內戰才是上策,不能把北方推向英國,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但是現在,華盛頓已經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

而自己之所以會做出這個判斷,正是基於對另一個時空歷史的了解,或許現在英國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美國才是最具潛力的國家,也是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國家。

也正因如此,分裂美國,阻斷美國的發展之路,一直都是自己的基本策略。即便是在對英國的戰爭之中,自己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多樹敵,也不願意放過打擊美國的機會。畢竟,在五十年後,真正能威脅到中國的只有美國。

至於英國,失去了殖民地,他們什麽都不是!

沒有了殖民地的英國,甚至連紙老虎都算不上,也正因如此,在參謀部的計劃之中,才會以占領英國殖民地作為前期的基本戰役目標,印度會有俄國人還有法國人去解決,至於澳大利亞,它的徹底淪陷只是時間問題,新西蘭同樣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失去了殖民帝國的英國,將會淪為歐洲的二流國家,甚至三流國家,但美國不同,美國的力量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間不斷的顯現出來,當其它人意識到美國的力量時,那時,就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美國的崛起,也正因如此,朱宜鋒才會選擇南北戰爭——這是阻止美國崛起的最後機會!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可,雖說如此,自己似乎太妄自尊大了!

現在,在這種妄自尊大中,中國的軟肋正在顯露出來——相對薄弱的國力無法支撐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作戰,在太平洋,現在中國不過僅僅只有兩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十幾艘木殼軍艦。

為了支持海外的作戰,國內已經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力量,為了運輸部隊,不僅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商船,還從國外購買了超過三百艘商船,如果不是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俘獲了超過四百艘商船,估計運輸壓力會更大。雖說軍隊的儲備使得兵工廠的生產壓力並不大,但隨著戰爭的長期化,未來的生產壓力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