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洋生

“電燈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光明!電燈使得人類第一次征服了黑暗!這是繼造紙術之後,遙遠的中國為人類做出的最為偉大的發明!”

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電燈將光明灑向拿破侖三世之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整個歐洲都在討論的電燈。討論著這個來自中國的發明,幾乎所有人都為這個發明而驚訝,而更多的人則是對他充滿了興趣。

作為最直接的反應,恐怕就是倫敦等地的煤氣公司股票紛紛下跌——因為電燈隨時都有可能取代街頭的煤氣燈。在倫敦,幾乎所有的報紙都用長篇報道,用盡一切贊美之詞去贊美著電燈,去贊美這種開創新紀元的發明。

在所有人看來電燈幾乎取代了一切,是這屆世界博覽會上最為偉大的發明。受到報紙報道的影響人們談論的電燈,同樣也在談論著中國,談論著那個遙遠的國家。

不過對於很多人來說,電燈實在太過遙遠。畢竟中國太過遙遠。就像對於牛津,英國的一些大學來說,中國確實很遙遠,可是在另一方面中國人卻很近。

牛津大學可以說是英國最為古老的大學,不列顛的國王,首相以及貴族官員們,大都曾於此接受教育。在這所大學之中拉德克裏夫圖書館因獨特的圓形穹頂使之成為牛津大學最知名的地標之一。它是牛津最權威的圖書館,這裏每天都吸引著很多學生。

即便已經是來到這裏長達一年,但是對於牛津大學裏的學生們來說,那個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的亞洲人,每一次到來,都會吸引他們的注意。

這是一個中國人!

很多牛津大學的學生都知道這個中國人可以說是一位天才,他僅僅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一口標準的牛津英語,在此之前他甚至都不會說英語。現在他不僅能用,標準的牛津英語與同學、教授對話,可以翻閱英語書籍,他甚至還熟練地掌握了法語以及拉丁語。

他絕對是一個天才!

在牛津大學幾乎每一個人都這麽認為,甚至在這裏他的很多同學都認為,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中國的首相。

不對於王闿運來說,相比於過去,來到英國的一年間,他改變了太多,至少不再像過去那般“鉆營”,甚至他主動放棄了與外交主事一同“遊歷”歐洲各國的機會,而是選擇在英國讀書。

來到英國之後,在目睹了歐洲的文明之後,他從根本上收起了心底對歐洲人的輕視,不再將其視為“蠻夷”,尤其是在進入牛津大學之後,在這所大學之中,他更是徹底的發生了變化,不再像過去一般認為“西洋勝在格物,而中國文章天下無雙”,更不會覺得西洋除“實利之術皆無道德可言”。

甚至在不少他曾經引以為傲的方面,西洋都遠遠領先中國。而這也讓他明白了為何漢督倡言要“求知識於世界”。西洋各國的許多學問或許都領先於中國,而各國的研究又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英國:器械學、商法、地質金石學、制鐵法、建築學、造船學、畜牧學、濟貧恤窮學……”

在圖書館之中王闿運,正在書寫他的建議書,在過去的一年之中他不斷的向教授們討教著各種學問,主要是討教各國研究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學科,進而書寫一份目錄,按照他的想法是想將這份目錄送給漢督,再發往禮部,以留學生根據個人意願進行學科選擇。

“濟貧恤窮學……這國內所無之學科,雖國有此之傳統,然於西洋已然成為一門學科……”

盡管對於熟讀史書的王闿運而言,他很清楚,現在英國的“濟貧”遠不法同數百年前的宋代相比,但是相比於宋代,其濟貧恤窮學更為“科學”,覆蓋的人群更為廣泛,盡管與“濟貧恤窮學”相反的是英國的濟貧院制度的落後。可這並不妨礙其在理論上取得的進步。

一一分析完英國的各門學科之後,他又繼續書寫著法國的學科。

“法律,外交學、利用厚生學(交通之道、生產之法、聚散之理、貨幣紙幣的制度)、動物學、國勢學,星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建築……”

除了學習法國之外,他甚至還特意提到了普魯士的“諸學校之法”也就是普魯士的義務教育。而在所有的西洋之術之中,王闿運最為欣賞的便是普魯士的義務教育。盡管他從未去過普魯士,但是通過身邊的同學,他卻知道在普魯士每一個兒童無論是男是女,都必須進入學校就讀。

“……於普魯士,受教育及服兵役皆被視為公民必盡之義務,而國家則必須為其公民提供受教育之機會,若無數十年前威廉·洪堡於普魯士境內廣設小學,進而提高公民教育之水準,又焉能有普魯士今日君民一心,焉有普魯士數戰皆勝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