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開始

明年的事可以明年再議,但是眼下,對於身為大都督的朱宜鋒來說,卻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辦理,作為大都督,有時候他甚至必須放下督府內的“正務”,將政務丟給參軍府,然後在城內外“不務政業”的“問以正業”。

緊臨江畔,一個巨大的水車,隨著江濤而轉動著,那水車足有數丈大小,那巨大的水車甚至大若帆船,在大型水車轉動時,粗達一尺有余木鐵制成的傳動軸將水車的動力傳至壩上的附近的工棚裏。

“滋、咯……”

在磚木結構工棚內,十幾個青石制成大型石碾正在傳動軸的帶來動不停的轉動著,這倒是有點兒像是一個龐大的碾米廠。

可仔細看來,那不被被投進石碾中的物料卻並不是稻谷,而是拳頭小的或紅或青的碎磚,其間更是混雜著如缸、盆等陶土器碎片,這些碎磚爛瓦被倒入石碾中,在石碾發出的“咯吱”聲中,被碾壓成粉末。

在那些碎塊被碾壓成粉的同時,另外幾台石碾或是碾壓著生石灰,在那工棚外的一連排的小工棚間,擺放著一排幾十個鐵鍋,每一個鐵鍋前都有一個打著赤膊的工人的在那裏炒著石膏,被鐵鍋加熱炒至黃灰色石膏被推動推至工棚,合著其它的物料一同被碾壓成粉末。成車的粉末最終還需要把以上各種磨細的材料按比例摻混在一起,也就成為了水泥。

“現在水泥廠每月的產量是多少?”

置身於這近乎原始的水泥廠中,朱宜鋒出言詢問道。

隨著工廠創建卻又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要辦工徒學堂,要建廠房,無論是建學堂亦或是建廠房,都需要大量的建材,前者還可以黃泥將就,但對於廠房而言,朱宜鋒卻無意用黃泥將就,畢竟廠房一用便是幾十年,必須要堅固耐用。

如此一來水泥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建築原料,而這恰恰是這個時代中國,以至於東亞所沒有的,無論是香港也好、上海也罷,其所需要的水泥皆得來自英國,經數萬海裏從英國運至中國,物料的昂貴,遠遠超出工廠建設所能接受的範圍。

在這個現代工業完全為零的時代,幾乎每欲展開一項工作,都意味著需要從零開始,進面一步步的創建一個體系,就像這水泥——在水泥價格昂貴,以至於無力負擔,而水泥工廠尚未建成時,朱宜鋒選擇了土法水泥。甚至為了降低“工廠”建設成本、並且能夠盡快投產,他選擇了最簡單的土法制造——用碎磚爛瓦代替粘土作為原料。

這多虧了穿越後那過人的記憶,使得他能夠想起曾看過的一些雜書中的內容,進而找到了土法制造水泥的方法。而這種所謂的“土法混合水泥”,雖說其強度不及工業水泥,但也有它的一些優點。比如這種水泥耐酸堿腐蝕性能好,早期強度低,使用時吸水性強,放熱量低,一般需要長達2-3個月達到標準強度。而且抗凍性不如普通水泥,但這種水泥沙漿再不濟也比用石灰沙漿強吧!

“回大都督,現在每日可產15噸,不過現在三鎮到處都是要用水泥,所以小人才尋思著,如何能提高水泥的產量!所以,所以才鬥膽弄了那個玩意……”

站在大都督的面前,盡管作為水泥廠的經理,李勝和仍然顯得極為惶恐,以至於在說話的時候,那雙腿都有些發軟。或許他可以在外人面前挺胸擡頭的自稱“本經理”,畢竟這水泥廠是官辦的,可於官的面前卻不敢這般自稱,這“經理”是幾品官?他不知道,可他卻知道,自己壓根就不是什麽官,就是一“草民”罷了。

在他看來,這大都督那是未當皇帝的皇帝,而他李勝和不過就是一個磚廠的掌櫃,嗯,雖說年青的時候,曾有心功名,可老天知道,他可是考了十年連個秀才都未考中,若非如此,又豈會於磚場中當個掌櫃。現在見著大都督這樣的人物,這雙腿自然有些發軟。更何況那件事,還是他自作主張辦下的!

“所以,你便建了這個水泥窯!”

瞧著位於江邊的水泥窯,朱宜鋒倒是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雖說這水泥窯瞧著與過去的磚窯沒有什麽區別,但他卻知道,這是打從自己於武昌建立工廠以來,第一次“技術升級”,而且是由這個時代的人們獨立完成的。

當初他之所以選擇“混合水泥”,是因為其技術足夠簡單,簡單到幾乎不需要建立工廠,水車、石碾、篩網、鐵鍋,這便是生產“混合水泥”的工具,沒有任何技術難度,甚至幾乎是在他拿出配方的當天,就生產出了“混合水泥”。

“混合水泥”的生產卻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其原料——粘土磚頭、各種陶土器碎片、各種陶瓷碗碟碎片、以及各種耐火材料,如缸、盆等物的碎片、爐渣灰,這些原料的來源都受到一定的限制,盡管武昌因為城市曾被焚毀,碎磚爛瓦極多,可總也有用完的一天,甚至就是最普通的爐渣灰,因為蒸汽機的數量以及煤炭的使用量都談不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