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擇(第2/2頁)

“而且大都督,再則,粵匪者,焚孔廟、毀書經、殺儒生,早已是人神共憤,初時,我等勢不及人,只得甘居其下,今時,我漢軍做擁五萬強兵,兩省之地,且已建章立制於武昌,焉能繼續為粵匪驅使,以臣之見,現在正是借此時機與粵匪決裂之時!”

胡林翼的建議頓時引得眾人一陣驚訝,與粵匪決裂!雖說對於粵匪這朝堂中的諸人,無一人對其心存好感,但是大家卻非常清楚,這處於太平天國陰影下,督府一直不為滿清所重視,即便是現在如張亮基這樣的封疆大吏等朝廷命官先後歸順督府,且又奪以兩省之地,於朝廷眼中仍無法與其“心腹之患”的粵匪相提並論,畢竟其已經定都江寧。至於漢軍不過只是太平軍的分支罷了,只需攻克江寧,漢軍自可輕潰。

若是與粵匪分裂,那豈不意味著,把漢軍推到朝廷的眼光,若是到時候朝廷如對粵匪一般,設以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全力進剿武昌,到時候又該如何?

“胡主事所言詫異,若是如此,豈不令我漢軍盡為矛頭所指,非但將引清廷所警,與粵匪關系亦將惡化,如此一來,我漢軍豈不腹背受敵?”

林冶平立即出言反駁道。

“正是如此,我漢軍能有今日之盛,全在遊走兩者之間,盡得漁翁之利,若是冒然決裂,雖得以江口,這粵匪所斷以江航,武昌居於江中,又當如何?”

面對他人的反駁時,胡林翼卻並沒有急於解釋,而是等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完之後,才解釋道。

“這所謂之決裂,並非是立即與粵匪反戈相向,而是脫其自立,粵匪者目光短淺,若是任由其掌握江口,其切斷江航自為早晚之事,而我若能說服劉麗川歸順漢督,必將為粵匪所惱,屆時自可遣人前往江寧,備以厚禮,賄以粵匪要員加以遊說,進而維持雙方之關系!”

“我方冒然插手上海,其必定大為不快,到時候若是無法遊說,又該如何?”

“那劉麗川者,實為大都督當年於上海之下屬,今時起兵不過是受清廷所逼,不得已而為之,歸我督府又有何過?”

胡林翼的這個解釋倒是讓眾人的眼前不由一亮,這會他們才意識到,可不是嘛,大都督過去可是住於上海,這般一解釋又有什麽解釋不通。

“而於外人看來,我督府越粵匪收以上海,不正是決裂之行?如此天下士民之心自可盡收!至於那粵匪……”

面上展出些許輕蔑之狀,胡林翼又繼續說道。

“粵匪者,十數萬大軍尚不能攻以江西,以其今日之勢,其斷不至於冒然與我漢軍為敵,若臣所料不差,只要我等稍一示軟於其,粵匪必定願意聽我解釋。”

胡林翼之所以這般自信,完全是因為粵匪欲取江西而不得,而漢軍卻僅用不到二十天,便掃蕩湖南,盡納湖南之地,那江寧的粵匪又豈會看不出兩者之間的差距?

“石卿,談談你的看法?”

在胡林翼解釋完的想法之後,雖說心下已經做了決定,但在最終決定之前,他還是想先聽聽這位參軍的意見,畢竟於督府之中,他這個參軍等同於宰相。

“嗯……”

略作沉吟,張亮基恭敬地答道。

“臣以為,此議倒無不可之處!”

先是這般肯定之後,張亮基又有幾分保留主道。

“不過,臣以為,此事最大之問題在於他日粵匪能否忍氣吞聲坐視督府掌握上海,畢竟如此一來,江口、江尾盡為督府所得,這粵匪者居於其中,非但受我腹背之脅,其往東西進軍之途亦為我漢軍所阻,其又豈會心安?”

朱宜鋒覺得張亮基的這席話也確實有幾分道理,而胡林翼的話亦也有他的道理,如此一來雙該如何選擇?而這恐怕正是府制建全之後不足,過去自己苦於幕僚不能給予意見,以至於只能依靠自己,甚至獨斷專行的做出決定,但這會朱宜鋒反倒是不再像過去那般獨斷專行了,現在面對各種意見,又當如何決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