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史家(第2/3頁)

李萬機臉色有些發白道:“三爺,這史家可不一般呐,他們可是一門雙侯,顯赫非常啊。”

史家如今不僅有承襲先祖保齡侯爵位的史鼐,更有一位親自開辟出另一支侯爵之位的大佬,忠靖侯史鼎。

在如今朝堂勛貴裏,史家按理說應該是最拔尖兒的第一流人家。

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原因很簡單,史家兄弟不和。

想要承襲親貴之爵,就必然要從武。

然而想要練武,根骨什麽的自然是首要的,可還有一樣和根骨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那就是銀子。

賈環如今一個月光藥材耗費就要上千兩,而且在未來的一年半十八個月裏,每個月的消耗都要比前一個月多一成。

這還只是藥材的耗費,除此之外,他如今真正成了一個大飯桶了,還是肉食飯桶……

這銀子進的快,花的更快,當真如流水一般。

若非有磚窯和水泥撐著,而最開始鎮國公府又開了一個很高價位的開門紅。

賈環估計連半年都支撐不了。

賈環如此生財有道,才勉強支撐,史家兄弟卻沒有這個生財的能耐。

原本一個保齡侯就已經將史家消耗的差不多了,若是就此打住,史家就真是隆正朝一等一的豪門了。

可偏偏史家不止史鼐一人有習武的根骨,他弟弟史鼎的根骨更甚於他。

再加上史家上一代當家人偏愛幼子,不顧家底已經快被史鼐耗盡的事實,只是逼著史鼐想辦法,或賤賣祖業,或與同僚親友借貸。

總之,史家費盡力氣,終於又造就出了一個忠靖侯,史鼎。

然而,史鼎在老子的幫助下,耗盡了史家的人脈,成就了忠靖侯後,上一代保齡侯也終於瞑目而終了,留給了承襲保齡侯的史鼐一個又臭又爛的攤子。

最讓史鼐恨的牙疼的是,上一代保齡侯在臨終前,將最後一點家底都給了忠靖侯。

於是就出現了本朝最大的一個笑話。

堂堂侯府,超品親貴,卻出現了侯府一品誥命夫人和侯府的小姐們親自動手做針線活以維持府內生活的滑稽局面……

若不是真的困頓到了非常地步,但凡有一點余地,史家的侯夫人們也不會不要面皮的讓史湘雲去做針線活……

那忠靖侯自幼受寵,性格自然難免囂張,占盡便宜不說,還常常譏諷保齡侯無能,不能維持祖業。

至此,二人之間的矛盾漸漸明朗公開化,最終有了老死不相往來的趨勢。

而外人自然樂得見到這一幕,若非如此,史家豈不是太過強大?

於是,推波助瀾者不在少數,史家兄弟倆也就愈發成了仇寇……

對於這兩個不爭氣的侄子,連賈母史老太君都已經恨鐵不成鋼的放棄了。

所以,史家遠沒有想象中的強大。

只看保齡侯今天的這般手段,就知道他的格局有多大。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保齡侯史鼐,還是忠靖侯史鼎,他們能夠承襲或者獲封貴爵,都是走的忠順親王的路子。

他們的確都是武人,可他們的武道和軍功,都遠遠還沒有達到能獲得侯爵之位的地步。

因此,史家雖然貴為一門雙侯,但在勛貴之族內部,名聲並不好。

就算史家一門兩侯爵,可真論起來,在眾人眼裏,他們遠不如只承襲了一等伯的鎮國公府有威望。

就連至親賈家對他們都沒什麽好感……

所以,如果保齡侯若是想打著賈母史老太君的牌子來問他要水泥的配方,卻是打錯主意了。

簡單的將內中緣由告訴了李萬機後,很有頭腦的李萬機沒用多長時間就領悟出了內中情形,也就揭過不提了。不過,他還是稟報給賈環一個令賈環瞠目的消息:“三爺,我回來時,有一個史家的婆子跟著一起來了……”

賈環無語道:“不是吧?老李,你口味那麽重?去幹個活把人家管家婆子給……”

李萬機哭笑不得道:“三爺哪裏話,我……我真是……是史家的大小姐,讓那婆子來給三爺帶個話。”

“誰?”

賈環聞言一怔,疑惑道。

李萬機道:“我也不知道是誰,那婆子說了,是史家大小姐。”

“啪!”

拍了一下腦門兒,賈環道:“想起來了,去,把那婆子叫進來。我倒要聽聽……”

待李萬機出去後,賈環嘿嘿笑了起來。

前兩月又回府了兩遭,他也聽賈迎春、賈寶玉和林黛玉們提過,每次他回去,都剛好和史家大妹子岔開,這令史大妹子很不爽,讓他們給賈環放了好幾次話了。

紅樓一書中,賈環對這個史家大妹子史湘雲,可是很有好感呢。

讀紅樓讓賈環最心痛的女子只有兩人,一個自然就是“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的賈迎春。另一個,則是這位侯府千金史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