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豪族(第2/4頁)

秦國夫人啐了一口道:“你個小沒良心的,我楊玉蓉什麽都給了你,你還來怪我。我渾身上下哪一根毫毛不是向著你的?我不過是想激起你的血性罷了,否則任誰聽到我建議舉兵造反的話不嚇得尿了褲子?我也是多慮了,你早就有了僭越之心了。”

王源嘆道:“莫這麽說我,若我有第二條路走,我會走這條路麽?”

秦國夫人輕嘆道:“是啊,世事弄人,身不由己。罷了,不說這些了,還是那句話,左右是個死,還不如搏一把大的。贏了通吃,輸了也不過是那個結果罷了。”

王源點頭笑道:“還是和夫人說話幹脆利落,夫人若是個男子,必是個果敢利落幹大事的。”

秦國夫人一笑道:“莫跟我閑話,你還要不要聽豪門士族那些事了?你若不想聽,我可要陪鈞兒去了,我們娘兒兩好容易才見一面。”

王源忙道:“聽聽,當然要聽。快詳細的跟我說說。”

秦國夫人整理衣服坐下,恢復端莊之象。仰頭微微想了想開口道:“我大唐開國之處,士族大戶之間林立。其中實力最大的便是七家。這七家中兩個姓李,兩個姓崔,故而稱作五姓七家。他們分別是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和太原王氏。其中隴西李氏,便是當今皇族之家。高祖太宗便是隴西世家之人,而隴西李氏之所以能奪得天下,其余幾大士族也出力不少。錢糧兵馬都支援了不少。”

王源道:“原來如此。一個士族之家能建立大唐,光是這一點我便明白士族大家的力量了。”

秦國夫人微微點頭道:“那是自然。五姓七族皆為豪族世家,其家族淵源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甚至漢朝之時。以清河崔氏為例,其家族淵源可追溯至春秋之時。崔氏祖先便是齊國公卿之一,至漢代已成山東望族,南北朝時,北魏開國更是一等大姓,位列五大豪族之中。直至我大唐立國,依舊綿延蓬勃,勢力不減。大唐以前之事且不談,光是清河崔氏在我大唐立國之後,便有數百余人為官,官至宰相者二十余人。大唐開國之初,有官員修訂《氏族志》,曾將崔氏列為第一。後太宗帝下旨說:李氏貴為皇族,怎可以崔氏為首,難道崔氏比皇族還高貴不成?這才將隴西李氏立為第一,皇後長孫氏立為第二,崔氏等諸豪族在其後排列。由此可見,崔氏豪族實力之強。”

王源聽的津津有味,贊道:“原來這當中竟有這麽多的掌故。夫人當真博古通今,無所不知。”

秦國夫人輕攏發絲,微笑道:“你也莫誇我,我一個婦道人家,能知道什麽?這些不過是我聽亡夫談論時得知罷了。亡夫是個書呆子,醉心於這些掌故,閑暇時喜歡和我說這些事情。我其實不愛聽這些,但久而久之不想知道倒也耳濡目染知道了些大概。”

王源笑道:“原來如此。”

秦國夫人繼續道:“其余幾家也都是淵源頗深的豪族,家族勢力在我大唐也是根深蒂固。家族眾人為官入仕者不知多少,倒也不用一一贅述了。”

王源皺眉問道:“但為何我鮮少聽到這些豪族的消息,朝中那些官員出自這些豪族大姓之家呢?為何怎麽都好像銷聲匿跡了一般。”

秦國夫人點頭微笑道:“他們確實銷聲匿跡了,這裏邊是有原因的。大唐立國之後,五姓七族除了隴西李氏為皇族之外,其余各家勢力龐大,家族子弟遍布朝野。朝政幾乎為均為他們所掌控。且豪族之間相互通婚勾連,關系越發的緊密。有此對身為皇族的李氏產生了極大的威脅。世家大族出身的皇族李氏雖得其余各家支持而坐擁江山,但大唐建立之後,這些世家大族便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了。這個道理我不說,你也該明白。”

王源點頭道:“我懂。同為豪族出身,一族奪得天下,自然是擔心其他豪族也有爭奪的可能。再說,天下已歸李氏,其余豪族也盡了力,該到了過河拆橋,兔死狗烹的時候了。”

秦國夫人微笑道:“兔死狗烹倒是不至於,但豪族大家越發的掌握朝政,他們的家族成員入朝為高官,很多事情上一起相互呼應,已經威脅到了皇權的威嚴。所以打壓豪族是一定要做的,但還不至於敢對他們趕盡殺絕。因為即便坐擁天下的皇族李氏,也不敢公開的對這些世家大族發動剿滅之事,而且也剿滅不了。這麽多年下來,五姓七族之間早已利益與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泥水交融一般,根本就分不開了。但雖然無法滅族,但限制他們的權力,打壓其他豪族確實必須要做的,否則皇族豈非要淪為其他豪族操控之下。”

王源思索道:“確實如此。只能打壓而無法斬絕。這也是保持穩定維護皇權的唯一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