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人禍(第2/2頁)

婦人眼中淚水流出,跪地磕頭如搗蒜。中年人轉身朝前走,身後的婦人高聲叫道:“恩公,可否告知名姓,將來這孩兒長大了,我叫他去感謝恩公的救命之恩。恩公不說名姓,這衣服和食物我們拿著心中難安,將來無法圖報。”

中年人回身笑道:“好個有恩有報,對,你要告訴你的孩兒將來要做個知恩圖報重情重義的人。我告訴你我的名字吧,不是為了要你們報答,而是為了讓你的孩兒懂的知恩圖報之理。我姓杜,名叫杜甫。”

五天後,杜甫抵達洛陽,在洛陽好友的接待下暫時立足。但他看到洛陽豪門大戶不知危險將至,依舊在花天酒地過著紙醉金迷的日子時,想起了來洛陽的路上那滿地的凍屍餓殍,於是憤而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千古名句。而杜甫也並不知道,他路上救助的那一隊孤兒寡母並沒有抵達洛陽。當天晚上,那嬰兒便被凍死,那婦人次日清晨被發現抱著那孩兒凍斃在雪地裏。而他送給那婦人的棉袍也被逃難的流民剝下傳在身上,不知所蹤。

……

九月二十一,安祿山叛亂之後的第十二天,封常清帶著朝廷的厚望只帶著百余名從西北跟隨他回京的親衛兵馬抵達了洛陽城。他肩負著巨大的責任,那便是要在高仙芝抵達之前在洛陽無中生有的募集出一只兵馬來保衛洛陽。

來到洛陽的當天下午,封常清便會見了河南尹達奚珣以及東都留守李澄和禦史中丞盧奕等洛陽的高級官員,共同商議洛陽防衛之事。情形比封常清想的要糟糕的多,本以為這斷時間從各地集結到洛陽的兵馬會有一定的規模和數量,但其實加上洛陽原本的兩萬守軍,此時的洛陽城僅僅只有三萬五千人。而洶洶而來的叛軍有數十萬人,這根本是無法守住的。

河南尹達奚珣愁眉深鎖,面對封常清的只身前來,他是極為失望的。本以為朝廷會調集重兵前來增援,結果來了個孤身前來的安西副節度使。論名氣,他不及近年來名聲大噪的大唐雙壁高仙芝和王源,論本事,也沒聽說他有過什麽大的建樹。

“封將軍,本人認為,洛陽恐難守住。咱們手中無兵,要想對抗叛軍無異於以卵擊石。依著我看,我們應該放棄洛陽往西退守京城,集中兵力守住京城才是正理。封將軍若是覺得本人的提議有道理,咱們聯名上奏朝廷,要求放棄洛陽如何?”

達奚珣上來便是這種調調,讓封常清很是意外。原來不僅洛陽兵力不足,連城中官員都已經抱著這種必敗的心理了。

“這是什麽話,達奚珣,我是東都留守,洛陽的事情我說了算。朝廷中正是派封將軍來洛陽守城,隨後高仙芝大將軍將會領援兵前來,你在這個時候怎麽能說這樣的喪氣話?這叫滿城軍民聽到了,哪裏還有半分的心氣?”李澄皺眉道。

“李太守,我說的是事實啊。我知道朝廷意圖拖延叛軍的步伐,等待援軍的到達。然而從劍南河西隴右等地抽調兵馬到達這裏起碼是在一兩個月後。那其實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到時候洛陽恐怕早就丟了。我也想守住洛陽,可是兵呢?沒兵說什麽?大話誰都會說。”達奚珣道。

“話可不能像你這麽說,封將軍來便是要在洛陽募兵的,現在難民蜂擁而入洛陽,便是要在洛陽得到庇護,難道叫這些逃難而來的百姓一口氣都無法喘息,便又要逃難麽?這可不是你這個河南道尹該說的話。”禦史中丞盧奕沉聲道。

“正是為了這些難民著想,才要放棄洛陽。此時不讓他們離開,待洛陽城破之時,他們便無處可逃了。我說的都是實話,我達奚珣可不是貪生怕死之人,我是為大局著想。”達奚珣遭受兩名主官的反對,其實心裏也是虛的,但依舊硬著頭皮堅持。

封常清擺手道:“三位都是為了大局考慮,爭執也並無壞處。但三位都要明白一個道理,無論如何,陛下和朝廷的派封某前來是募兵守洛陽的。能否守住,不交手焉能知道?叛軍雖勢大,但那又有什麽?我封常清見識過的場面可不比眼前的小。這樣吧,本人從今日起負責全力募兵,李太守和達道尹必須全力協助我。難民紛紛湧入洛陽,這正是我們募兵的好時機。這個時候,有一口飯吃便會吸引百姓參軍。盧中丞便負責安撫安排這些難民,保證城中不出亂子。咱們四個通力合作,沒準能幹出一番事情來。時間緊迫,叛軍在半個月內必會抵達洛陽,所以我們只有半個月的時間。停止爭吵,埋頭做事,否則可休怪我不客氣了。”

封常清的話理中有節,軟中帶硬。達奚珣知道封常清如今的身份,倒也不敢反駁。封常清立刻馬不停蹄的全身心投入到了募兵的事務之中,他相信事在人為,只要自己盡心盡力一定會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