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黑金(第2/2頁)

劉德海的聲音在鹽湖上回蕩,王源卻走到一旁不聽一字。這一套辦法是劉德海想出來的。王源雖覺得殘酷,但卻不得不承認,要想奴役這幫人老老實實的在這裏做苦工,不得不用這些嚴酷的刑罰加以約束。王源之所以給這些俘虜以生還的許諾,便是希望這些人能夠自覺的努力幹活,而不至於是被這些殘酷的規矩威逼著幹活。

不久後,規矩宣讀完畢,俘虜們領到了工具,王源一聲令下,鹽湖鹽場正式開工。數千俘虜揮汗如雨,開始了他們漫長回家之路的征程。

挖出兩尺毒鹽之下可用提純的食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表面一層黃色的毒鹽需要全部清除這還罷了,這些毒鹽畢竟還是容易挖掘的,一層層的剝開運走堆在沙地正好可以用來平整地面,鋪出一條鹽路來。但下方可用的丈許厚的鹽層的挖掘可不容易。往往挖了數尺深之後,周圍便會滲出鹽水來迅速將鹽坑灌滿,讓人無法挖掘。

王源意識到,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嚴重影響進度,泡在鹽水中挖掘顯然是不可行的,人也會死在裏邊變成腌肉。王源苦思了一會兒,想出了辦法。他命人在鹽灘一側集中快速挖掘出一個巨大的蓄水池,這樣不久之後坑洞周圍的鹽水便盡數滲入蓄水池中。

而在這坑洞周圍的鹽坑中的水也會很快滲出至深深的蓄水坑中,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辦法不久後被稍加改造,成為鹽湖中挖鹽作業的常規手段。聰明的吐蕃俘虜們覺得挖一個深深的蓄水池甚是麻煩,於是改為在鹽地上挖掘壕溝,將鹽水引入沙漠之中。這樣,鹽水不斷的滲入沙子裏,而沙地的吸水能力無窮無盡,數條壕溝引出鹽水可保證方圓百步之內的鹽坑可以安全的采出食鹽。

白花花的粗鹽被一袋袋的裝起來碼在沙漠中的一片空地上,千余頭駱駝每匹馱上兩袋排成連綿數裏的長隊送往野牛城。野牛城的作坊中熱火朝天的開始提純這些食鹽。曬鹽煮鹽是慢辦法,但可提取較為精細的細鹽,炒制食鹽的辦法可以讓粗鹽中的少量毒物在熱鍋的炒制中揮發大部分。這是王源不久前試驗得出的結果,這種辦法大大提高了提純的進度。

王源決定雙管齊下,細鹽可提高售價,官宦富貴之家肯定是需要這些細鹽的,粗鹽則面對廣大普通百姓,可算是各得其所。

三天後,第一批提純後的食鹽開始運出沙漠。雖然只有五千石,只需百余匹駱駝便可運出,但這已經是雜亂無序的開始後比較不錯的成果了。王源偷偷算了筆賬,三天時間五千余石,一天出產一千七百石,那便是一千七百貫的收入。扣除各項費用,和楊家均攤之後,一天收入近三百貫,真可謂日進鬥斤。但王源覺得不甚滿意。以如今的速度絕對是不成的,照著這個速度,一年所產鹽也不過三四十萬石,產量絕對不成。

楊國忠可是要關閉數家鹽井和鹽礦,騰出了近百萬石的份額來。所以後續的挖掘,提純、運送等等環節需要熟練和優化,要提高三倍的產量才行。

總而言之,賺錢機器開始運轉,王源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在野牛城一個多月,也該告別此處了。王源下令留下五千兵馬駐紮野牛城,劉德海留下率兵鎮守,並全權負責鹽礦事宜。而宋建功則率兩萬五千兵馬回歸劍南,由各邊鎮將領各自率領本軍回歸各邊鎮駐守。

隨著大軍離去,喧鬧的野牛城終於平靜了下來。當然它已經不能再完全的平靜,日日夜夜都有駝隊運送著食鹽來到這裏,數十只駝隊沒日沒夜的從這裏將鹽運出沙漠,帶進糧食清水以及這裏的必需物資。而數十間作坊的煙囪天天冒著黃煙,源源不斷的將食鹽提純,轉化為叮當作響的錢幣流入少數人的錢袋之中。